社区矫正试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林秀玲,… 时间:2014-09-22

[摘要]社区矫正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一个亮点,目前还处于试点阶段。笔者通过对广东省、安徽省两个社区矫正服务站的调查,并从社区服刑人员、社区矫正工作者和社区民众三个角度,揭示社区矫正全面试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社区矫正;全面试行;问卷调查

到目前,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在我国推行已有八年,从广东、北京、上海等一些省市先头部队的试点,到全国部分地区社区矫正服务站的建立,社区矫正已经进入了一个发展的黄金阶段。课题组针对社区矫正全面实行中所存在的某些问题,对全国社区矫正服务站试点的其中两个(广东省和安徽省某区两个社区矫正服务站)进行了走访调查,对两地区社区矫正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喜忧参半。课题组成员对两地区的社区矫正工作,先后经过了问卷调查、收集数据、整理材料等程序。笔者从社区服刑人员(50名)、社区矫正工作人员(10名)及社区公众(100名)三个角度对社区矫正一线工作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一、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治效果 从改造罪犯和预防犯罪的目的出发,我们期待的是通过刑罚的实施,使罪犯得到教育改造,获得新生,顺利回归社会。与监禁矫正相比,社区服刑人员自我人权保护意识较强,且对工作人员的认同度较高。

(一)社区服刑人员自我人权的保护意识较强。从收回的50份问卷来分析,其中200/0的人员觉得服刑期间几乎没有人权;70%的人员觉得有一定的人权,比如人格权、生命权、健康权等权利;10%的认为没有人权,犯罪了就应受惩罚。由此可以看出社区服刑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在矫正期间内,服刑人员在主观上能认识到自己应有的权利,加上大多数社区工作人员也能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这在客观上也增强了服刑人员的人权意识。

(二)对社区工作人员的认同度较高。调查问卷表明,大部分服刑人员抱着一种改过自新的心理,认同社区改造的工作方法。其中36人没有产生过抵触心理;11人基本上没有抵触心理,认同并接受改造;2人偶尔抵触工作人员;1人曾和矫正人员发生冲突 。从总体来看,服刑人员在心理上还是很认同工作人员,认为他们方法得当策略适合,而且在朝夕相处中渐渐地增强这种认同感,从而形成一种自在的关系。服刑人员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一种良好的价值观。 二、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对社区矫正的认识

从社区工作人员的角度看,他们对矫正工作的认识不同于服刑人员的。大多数工作人员能认识到社区矫正的优势,但认为对社区矫正的资源利用度不够。

(一)普遍认同社区矫正的优势效果。调查问卷中,对社区矫正所具有的优势,6名工作人员认为更人性化,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观;2名认为充分利用了社会的有限资源;2名觉得缓解了监刑的负面压力(详见表2)。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社区矫正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人权,启迪了服刑人员关注应有的权利和义务。一直以来,监狱、看守所、劳教所等占主流地位,社区矫正服务的新型方式的试行未尝不是我国司法制度人性化的一个方向,因为它更加注重“人”的概念和更关心“人”的想法。

对社区矫正前途的看法,收回的问卷显示,80%的工作人员认为很好,能够减少监禁刑的判决;20%非常支持,认为本不是很大的罪名,改正就好。因此大部分工作人员还是比较看好社区矫正的前景,只是认为有关个人待遇、集体关注等方面存在被冷落和忽视的现象。

(二)认为社区矫正资源利用度不够。在被问及我国现有的社区矫正资源状况时,矫正工作人员谈了许多问题。其中,30%的人认为我国社区矫正人力资源不足,应该建立以专业人员为主、以志愿人员为辅的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20%的工作者认为目前积极参与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合力还不够;40 010的人认为社区矫正凸显社会化的诸多环节薄弱,应加强社会辅助力量的建设;10%则觉得管理模式经验化,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在矫正策略上的应用上不够灵活。目前,我国现行矫正资源非常缺乏,在矫正人力是以经验型人才为主,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年轻工作人员少。在被走访的10名工作人员中,80%是经验型的,学历水平中等;20qo的年轻人,是创新型的,学历在本科以上。社区矫正人才资源的缺乏导致在策略、方法上的革新受到极大限制。因此,培养更多的社区矫正专业人才,壮大社区矫正队伍,同时培养高水平的志愿者,协助社区矫正工作的进行,应该是未来社区矫正服务改革的方向。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