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基层检察机关计财装备工作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朱肖君 时间:2014-09-22

  二、强化制度建设,逐步实现计财装备管理规范化

  计财装备是检察工作必不可少的保障因素。要提高计财装备工作的管理水平,制度是关键。今年是计财装备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年”,基层院应以此为契机,结合基层计财装备工作的特点,重点建立三项制度:
  1.财务和资产管理制度。根据新形势下计财装备工作的特点,制定规范化、标准化、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流程,统一规范日常业务行为,细化计财装备工作程序。健全财务管理、预算执行管理、经费报销、车辆管理、食堂管理和固定资产程序管理机制与工作流程管理机制等制度的建设,确保管理工作科学规范、有章可循;认真履行财务工作程序和职责,紧紧围绕检察工作需要,经费运筹规划、靠前保障,科学编制经费预算,统筹经费安排。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日常运行公用经费,规范经费的使用管理和监督,强化专项资金监督管理,把好审批关、使用关、操作关和效益关,确保财政资金合理、合法、有效使用;按照固定资产管理规定,强化国有资产的管理,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立项预算、申请购置、采购验收、调配处置、报废审批实施规范化、制度化管理。逐步形成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财,以制度管物的良好氛围。

  2.岗位监督及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全面加强和改进计财岗位监督工作,把上级监督、内部监督、财政监督、民主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建设一支纪律严明、业务精湛、求真务实、廉洁奉公、善于谋划”的高素质计财队伍。同时,围绕“从源头防腐败,以制度控风险”工作思路,制订关于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相关制度,及时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针对拥有财、物等业务管理权的关键岗位,查找权力运行的“关节点”、内部管理的薄弱点、问题易发的“风险点”,从梳理计财装备管理事项和业务工作流程等重点环节入手,堵塞计财装备管理和业务工作中的漏洞。同时,要注意从政风行风评议、廉洁自律工作、群众来信来访、执法监察、巡视检查、经济审计等方面收集廉政风险信息,开展动态性预警,通过组织处理、党内监督、纪律处分等手段,及时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努力把廉政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使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发挥引导、防范、纠偏三大功能的作用。
  3.绩效考核评估机制。实践中,基层院均按照上级院有关规范化建设的考核《办法》和《标准》等规范性文件规定进行年度绩效考核,这种绩效考核实际上是变相的“达标考核”,是把是否按规定完成任务且无差错作为日常工作评价的度量基点,考核重定量而轻定性,考核方法不科学,不能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地对基层检察院做出评价,影响考核的目的和质量。因此,在考核指标设计上,不仅要重视规范化建设,绩效考核要激励基层院干警更好地发挥能动作用,更加深入做好为民服务,为大局服务的工作,在拓展检察职能上多出亮点,多出经验。基层院应建立定期考核制度,定期对计财装备人员进行考核评估,促进计财装备工作水平和服务水平,使之顺利完成计财装备部门的各项工作。

  三、加大政法经费保障工作力度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经费的支持。近年来,检察工作业务范围断拓展,尤其是修改后刑诉法对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要求更高,检察机关工作量和执法办案成本也有增加,对检务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经费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基层检察机关派驻检察室的建设顺利推进,建设资金的监管和项目的落实都需要抓紧,派驻检察室装备配套经费也需要积极争取,尽快落实。再者是历史遗留基础设施建设债务有待化解。基层院要按照中办、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的《关于清理化解政法机关基础设施建设债务的通知》精神,把握好政策,明确债务范围和化解途径,积极向党委、政府作好汇报工作,协调解决债务化解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争取政策支持,认真做好基层院基础设施建设债务清理化解工作,确保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债务化解任务。这些任务既是我们面临的压力,也是发挥计财装备工作职能的舞台。基层院计财装备部门应深入学习了贯彻高检院会议精神,结合计财装备工作情况,围绕深入推进经费保障体制改革、科学谋划“十二五”时期计财装备工作,研究贯彻意见,梳理问题与不足,细化落实措施,整合保障资源、完善装备建设长效机制,在新的起点上推动计财装备工作全面深入创新发展,为新时期检察工作的稳定发展提供强大的保障力。
  计财装备工作是推进检察机关开展业务和队伍建设的有效保障;是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的有力助推器;是检察机关武装自己、监督自己的重要力量,是对外取得政府理解、支持的纽带和桥梁撑。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强化计财装备工作,加强计财装备工作队伍建设,增强力量,健全制度,使计财装备工作更好地为检察工作服务。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