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6-25
近年来的相关文献中指出了企业在执行劳动合同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由于《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的变更不仅内容稀少、散乱而且缺乏程序性规定,操作性差,使得诸多文献中对劳动合同变更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很少。其次在这些文献中缺乏对国内不同所有制企业,对不同管理层次员工的纵向对比分析。很多文献都集中在对存在的问题分析而缺乏对后果的深入研究。
4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措施
①认真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为了规范和调控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发展和运行,弥补现行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中存在的欠缺,解决劳动合同制度推行十多年来在用工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劳动合同法》有助于缓解劳资矛盾,建立和健全规范有序、合法合理、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开启了我们国家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新时代。
《劳动合同法》能否得到实施,关键在于政府。政府首先应加强宣传《劳动合同法》,采取措施贯彻执行,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实施办法和相关的配套法规,加大对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惩处力度。
面对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之势,用人单位要积极转变态度,努力提高认识和自我管理水平,优化劳动管理体制,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与履行应尽的义务。要用战略眼光看待《劳动合同法》对企业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把构建新兴的劳动关系作为改善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并且纳入组织发展战略。
②劳动合同制度应当与其他法律制度相衔接配套。劳动关系的层次化、市场化、多样化、规模化和复杂化,要求劳动合同制度应当与其他法律制度相衔接配套,以期使劳动法律制度体系对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产生整体功效。劳动合同的订立应当以集体合同为依据,注重通过集体合同有效规范、制约和引导劳动合同的实施;劳动三方协商机制应成为推动劳动合同法以及劳动合同制度实施必不可少的条件;建立一个公正、快捷、高效的劳动争议制度,成为劳动合同运行必不可缺少的环节。建立平等协商制度,针对群体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企业应当与职工代表大会或工会代表进行协商,针对职工个人的劳动关系的问题企业要与职工本人进行平等协商。
此外还应在抓紧实施《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的同时,制定“企业工资条例”“工薪保障条例”等其他法律法规。同时建议在刑法中做出明文规定,对不依法提供劳动保护条件并对劳动者合法权益造成重大伤害者,追究有关责任人和单位的刑事责任。
关于从法律角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诸多文献中,更多的是集中于劳动合同制度。国内学者在研究中从多角度界定劳动关系,提出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作用,全方位的指出了在用人单位和劳动力的提供者之间存在的各种劳动冲突,在《劳动合同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较全面的解决措施,这些都为我国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在这些研究中还存在以下不足:对于和谐劳动关系的界定模糊,缺乏相应的评价指标;在研究劳动合同执行中缺乏一般与特殊的比较,提出的问题都是表面性的,缺乏深层次的分析;问题的研究多集中在用人单位上,很少涉及到对劳动力提供者的研究;对于《劳动合同法》中涉及不完整的内容,如劳动变更,学者们缺乏必要的研究,为以后劳动合同法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基础。这些不足都将成为以后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