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的内涵和外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伟 谢雪凯 时间:2014-06-25
    在这个价值链中,以专利为代表的知识产权从单纯的研发能力指标转变为企业基础设施之一。现代专利制度的复杂程度使得工业革命时期一个产品一个专利的时代早已过去,企业面对日益膨胀的全球专利,如何避免专利陷阱、有效管理专利,这些问题都使得知识产权能力成为企业能力的一种构成要素,如同拥有丰富资源的企业不一定能获得市场竞争优势一样,拥有大量知识产权而不能有效管理同样可能导致企业的不成功。企业只有充分实现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才能确保企业形成持续竞争优势。从知识的角度出发,知识产权能力作为企业的一种重要知识,就应当遵循知识管理的原则,从知识的获取、知识的选择、知识的生成、知识的内化和知识的外化等角度,全方位实现对知识产权的有效管理。一个企业如何根据企业发展目标和内外部环境,有效地进行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这些都是企业知识产权能力所必须解决的问题。韩国三星公司2005年发表的《专利经营宣言》中明确规定,在研发、进人新领域和其他企业合作过程中都必须考虑专利,提出构造一个和产品组合相适应的专利组合,对专利进行全球化管理。为了上述目标的实现,韩国三星设立了首席专利官(CPO),同时努力营造全公司重视专利的文化。因此,知识产权能力已经成为企业职能性能力之一,与企业其他职能性能力,如研发能力、财务能力、营销能力、制造能力等有机协调和整合形成企业竞争能力。
  3. 2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和企业技术能力
    Martin Fransman } King(1984)最早在对发展中国家及其企业的研究中提出企业技术能力概念。对于企业技术能力的定义,现有研究主要分为三大流派:(1)结构学派,将企业技术能力分解为生产能力、投资能力和创新能力;(2)过程学派,将企业技术能力看作是从技术选择、使用、改进到创新的行为流程;(3)资源学派,认为技术能力是一种生产和管理技术变化所需要的资源。近几年,受到知识基础论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者从知识本体论的角度出发,认为企业技术能力理论是企业的一种知识。技术能力是企业为支持技术活动与技术创新的实现,附着在内部人员、设备、信息和组织中的内生化知识存量的总和。技术能力的本质是知识,其静态特征表现为一定的存量,动态特征则表现为对存量的操作,如搜索、筛选、格式化、存储、纯化、编码、激活等。
    企业技术能力和企业知识产权能力一样,是企业的一种知识,二者同为企业能力体中的一部分,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一般而言,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和企业技术能力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因为技术能力是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的主要源泉,静态的知识产权资源是企业技术活动的重要产物,是企业的一种重要技术资源,较强的技术能力往往意味着企业同时拥有的较强的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反过来,较强的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又能促进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专利信息的运用和向外部购买知识产权等行为都将促进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但也可能存在相反的可能,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包含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等多个环节,如果企业拥有了较强的技术能力,获取了较多的知识产权,但如果企业不能充分地保护、管理和运用这些知识产权,企业的知识产权能力也可能较差。
  4总结
    从企业层面来看,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撑体系,国家的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要靠企业来体现。知识产权能力是企业能力的核心,企业作为国家创新的主体,更需要成为知识产权能力建设的主体。这不仅是国家战略的需要,也是企业转型、提升,提高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迫切需要。企业知识产权资源、知识产权能力、知识产权战略和企业竞争力的关系如图2。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可以很好地沟通企业知识产权资源和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帮助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积极作用。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