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立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社会化机制的必要性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8-21
(五)建立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社会化机制是搞好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根本措施
道路交通活动的主体是人,车辆是由人来驾驶的,路也是人走的,可见,道路交通秩序的好与差,交通事故的多与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能否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能否自觉地遵守交通法律、法规,也就是取决于人们能否有较强盼交通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意识。而要培养和强化人们的交通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意识,就必须通过建立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社会化机制来实现。依靠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社会各界及新闻媒体的力量,进行社会化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就是要从人们的思想意识人手,一方面通过教育使全体公民对交通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理解、认识不深刻到理解、认识较深刻,直至全面掌握,使人们在参与道路交通活动过程中能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各种交通行为,逐步增强交通法制观念,达到人人知法、懂法、守法,自觉维护好交通秩序;另一方面通过教育使全体公民充分认识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加深对交通安全重要性的理解,从而使人们在参与道路交通活动过程中彻底改变原有的不良交通习惯和交通意识,逐步更新和提高交通安全意识,把安全隐患、漏洞、事故苗头遏制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只有这样,才能维护良好的道路交通秩序,确保道路交通安全,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才能取得较好的成效。
(六)建立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社会化机制是全体公民在参与道路交通活动中生命权的根本保障
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50254起,死亡98738人;2006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78781起,死亡89455人;2007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27209起,死亡81649人;2008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65204起,死亡73484人;2009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8351起,死亡67759人。从统计数据来看,尽管我国每年发生的起数和死亡人数逐年减少,但死亡人数仍然居高不下,是全世界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这种状况不仅给社会经济发展带了严重的影响,也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使得人们在参与道路交通活动过程中的生命权得不到保障。
对造成道路交通死亡事故的原因分析得知,机动车驾驶员、非机动车驾车人和行人的交通违法行为是引起死亡交通事故的最主要的原因,约占全部死亡事故的96%。由此看出,人们的交通违法行为是造成公民生命权得不到保障的根本原因。因此,要想从根本上保障全体公民在参与道路交通活动中的生命权,就必须要减少人们的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就必须不断提高公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就必须尽快建立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社会化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道路交通安全法》所确立的人民生命安全第一的立法原则。 综上所述,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是一项浩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要想取得显著的成效,就必须建立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社会化机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宣传教育社会化的有效途径,以适应道路交通发展的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1]丁立民,道路交通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2]孔宪信,道路交通安全法释义与运用[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3]汤三红,道路交通管理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4]庄继德,汽车社会系统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下一篇:论区分所有建筑物的管理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