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法》的法理学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刘汉明 时间:2014-08-21

    摘 要:2009年5月1日施行《消防法》相比较于1998年的《消防法》在形式、内容上都有诸多改进,建立了许多新的消防制度,并且从法理上来讲完善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关键词:消防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制度

  2008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签署了第六号主席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已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此次《消防法》的修订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要求,对于加强我国消防法制建设,推进消防事业科学发展,维护公共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一、《消防法》的修订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要求
  
  建国以来,我国的立法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迄今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但还不能完全适应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新形势的需要。一些对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亟待研究制定,一些已经制定的法律也需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以修改完善,另外一些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也需要修改完善及与相配套的实施细则则需要出台。我国当前的立法目标是: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新形势,要继续加强立法工作,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
  《消防法》的修订正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要求。原《消防法》自1998年9月1日施行以来,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消防工作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原《消防法》的一些规定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消防工作的需要,主要体现在消防安全管理的有关制度不够完善,缺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防范火灾风险的有效机制;消防工作责任机制不够完善,消防责任主体的消防责任不够明确;消防监督机制不健全,致使监督不到位等。
  《消防法(修订草案)》于2008年10月28日经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新《消防法》的颁布及实施,对于进一步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进一步确定消防工作的职责、强化消防监督管理、促进火灾隐患的整改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新《消防法》的颁布及实施是我国消防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我国消防工作步入法制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其从消防工作的方针、原则,乃至于对火灾的防范、消防组织的建设、灭火抢险救援工作、法律责任等都做了更加明确的规定,使消防工作的主要方面更加科学、合理,也更加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要求。
  
  二、《消防法》修订中的几个新制度
  
  (一)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度
  《消防法》第二条对消防工作的原则及消防安全责任制度进行了专门的规定,即“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并增加了“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相比于原《消防法》,其对于消防工作原则及消防安全责任制度作了进一步的规定,有效的协调了专门机关、有关单位和公民等社会各方面在消防工作中的关系。这样的规定更加合理,因为消防工作属于社会公共安全事业,需要多方面的积极参与,政府是社会公共安全事业的执行者,应当担负起领导责任;专门机关是法律和政策的执行者,应当依法管理消防事业;而有关单位和公民是与消防事业利害关系最密切的主体,应当积极参与到消防事业之中来。修改后的《消防法》,依法履行时肯定了国务院对消防工作的原则要求,符合消防工作规律,有利于协调公安消防机构、政府其他职能部门与社会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建立和落实各方面的消防安全责任制,有利于调动公民参与消防安全建设的积极性。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