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社会正义对法治保障的作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陶乐 时间:2014-08-21
  4.法律的平等性对待所有主体。由于政府的权力强大于所有公民之集合,在适用法律中不免会有特权的可能,那么保持平等性的主体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我国对现代西方法治思想的理解 

  1.凸显个人权利观 

  法治化的进展,不仅需要良法的存在,而更为重要的是对于法理念的人文关怀和权利导向。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要是城邦订立了平民法制,而公民却缺乏平民情绪,这终究是不行的。”这也就是说,政府的积极倡导下,需要公民意识,更准确地说是公民对于法律,法治,宪政等基础性范畴的内在支持,并且在行为中予以体现。 

  2.主体参与意识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宗法等级色彩不仅在个人之间,在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内部也不免带有了一丝印记。公民本性中的个人欲望的发展才使得社会因素的发展。个体生命自由无视,身份差序格局的存在,地位的不平等诸如此类的因素导致了国家本位思维的强化,公民内心对于参与国家管理意识的诉求的惨淡。 

  3.多重意义下的综合观念 

  法治主要包括诸多下位子价值: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理性、文明、秩序、效益与合法性的完美结合。社会生活中所涉及的基本要素和主流环节君在法律的规范调整中,法律的根基在于对民主、人权的保护,使其能够对于社会、经济与公民共同有机统一的进展。国家权力不超越法律,反而在法律下位中规范地运行,国民利益或社会整体利益被非法剥夺,能够得到及时、充分的赔偿与补偿。 

  四、社会正义的实现之于我国法治保障的作用
 
  社会正义的实现是我国法治建设的实质核心,没有了正义,也就谈不上我国的国家性质了。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人类的社会一定要公正,没有了公正,不仅秩序破坏,这也是最大的恶。 

  (一)社会正义乃是法治国家的本质需求 

  一个民族的精神价值的向往与追求往往体现在公正的实现。“如果没有公平,就不会有效率,也不会有稳定。一个既无效率,又不稳定的社会,定然是一个不依法治国的。”正如《礼记·礼运》中描述的大同社会实质上就是一个正义实现的场景。太平天国提出的社会蓝图不正是我们现在所追求的目标远景:务使天下共享,有天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 

  (二)社会正义是法治保障的基本价值要求 

  我国在改革开放的三十余年间诞生了从未有过的奇迹,这是属于我国全体人民的,不过这当中也孕育了不少突出的危机,收入分配过大等矛盾已经有影响我国继续经济发展的趋势了,那么实施法治不仅有利于在法律的界限内解决矛盾,使其稳定地消散于无形之中;而且从宏观意义上说,法治是实现社会正义的主要载体,也是社会规范中最要重要的机制。 

  综上所述,实现社会正义对于我国法治保障的作用不仅涉及理论,而且对于我国实践也有着莫大的作用。学界关于此类的研究探讨不胜枚举,但是如果能在提出可行性建议的同时,对于具体措施的可操作性再深入一步,那么将会有着更为显著的影响。 
   
  注释: 

  黄克剑.正、义与正义——中西人文价值趣求之一辩.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 
  荀子·富国. 
  夏勇.中国民权哲学.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53-158页. 
  [德]魏德士.法理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55页,第156页. 
  [美]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92页. 
  高兆明.制度正义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高鸿钧,贺卫方,高道蕴.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17页. 
  周文华.论法的正义价值.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168页. 
  [英]W·韦德.英国行政法.法学译丛.1992(3).第19-24页.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275页. 
  杨心宇.法理学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81-383页. 
  [美]约翰·密尔.论自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3页. 
  吕世伦,张学超.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法治——一种法哲学上的阐释.中国法理学论坛/朱景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5-48页. 
  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532页. 
  宋一.和谐的实现机制与启示.惠州学院学报.2007(1). 
  周培元.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发展研究.2005(6).
  齐鹏.关于和谐哲学建构的思考.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 
   
  参考文献: 

  [1][德]拉德布鲁赫.法哲学.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郭道辉.法理学精义.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杨仁寿.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何志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综述.西安社会科学.2009(12). 
  [6]鞠桂萍.民生问题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的研究.象牙塔内.2010(4). 
  [7]高尚男.科学发展观与法治理念.延边党校学报.2009(12). 
  [8]崔怀洋.浅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蚌埠党校学报.2007(4).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