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礼制对现代中国法治的启示——“礼”的法伦理学视角解读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屈振辉 时间:2014-08-21
  四、“隆礼重法”:努力构建现代德法合治社会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社会治理模式是多种多样的,而德治和法治是其中的两个基本方式。德治,主要是对社会的道德控制,指在社会治理中对道德自律、道德教育、道德建构的重视和运用。而法治则指以法律作为社会控制的基本手段,通过其规范性、强制性、可操作性来完善对社会的治理和控制。”[32]中国在历经了历史上德治与法治的几经离合后,而在现代终于选择了德法合治的社会治理模式。不用说德法合治就是对法治国人现仍有些不适,就连某些专家、学者也对德法合治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中国自古就缺乏德法合治的历史传统。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缺乏史实以及理论依据的,中国德法合治的传统并不缺乏反而却历史悠久。“先秦至辛亥革命数千年,从总体上呈现出德法合治——法治——德法合治的基本线索。”夏商“神权法与伦理紧密结合,在维护奴隶主统治的共同目的下展现了德法初分而不分离,德法合治的最初形态。”西周汲取夏商灭亡的教训提出明德慎罚的主张,“所谓明德,就是提倡和推崇德治,所谓慎罚,就是慎重的使用刑罚,从而开中国古代德主刑辅的德法合治之先河。”但是这个时期的德法合治仍然是处于初级阶段,它的建立基础是当时的德治与法治都不甚发达。在经过从东周至秦代短暂的德法分离到法治后,中国的德法合治历经复归、成熟、僵化等阶段,最后“随着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传统的德法合治模式也就一步一步地走向解体。”[32]随着“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主张的提出,中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又复归德法合治模式。“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我们要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33]在现代中国构建德法合治社会同样离不开传统,我们同样可以从有关“礼”的论断中窥豹一斑。荀子就认为礼和法都是治国所必不可少的手段,并概括为“至道大行,隆礼重法则国有常。”[34]荀子是中国历史上德法合治理论的最早提出者,“隆礼重法”既强调“隆礼”又强调“重法”,认为道德建设和法治建设同样重要、不可偏废,颇有现代“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意味。汉代贾谊认为礼、法结合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其曰“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所为至难知也。若夫庆赏以劝善,刑罚以惩恶。”[35]而“至唐代,唐律一准乎礼,使礼的基本规范取得了法律的形式,从而把礼义道德原则和法律规范有机结合起来,这标志着封建纲常的法律化和法律的伦理化,是封建社会德法合治思想成熟的表现。”[36]这些论断对现代中国法治建设都有着积极意义。有人将现代的德法合治又称之为现代礼法结合,“现代的礼法结合,是指在法治国环境下对法律伦理主义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功能性概念,从过程上看,它是作为法治精神内涵和保障实现的手段与法律在现实中运行的有机结合,从结果上看,礼法结合的目的是为了要达到和实现理性的法律秩序和社会正义。礼已经不仅仅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评价的中华民族传统法律精神,它被充分赋予了时代精神,即社会主义道德。”[37]而且在现代中国努力构建德法合治的过程之中,在对德治与法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之中,似乎应将德治即道德建设置于更为重要的地位。“选择法治作为我国的基本社会控制模式,只是起到了治标的作用,而加强良好道德对社会的引导和调节作用,进一步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增强人们的守法意识,提高人们维护社会秩序的自觉性,才是社会治理的根本。”[38]“隆礼重法”将“隆礼”置于到“重法”之前,在德法合治的过程中将“德治”放在首要位置,古人对这个道理的早已深谙已经是不言而喻了。
 
  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礼制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相信其对现代中国法治的启示远不仅如上所述。礼制作为中华传统文明特别是制度文明的典范,应当对现代中国最主要的制度文明即法治文明,具有着极为深远的历史影响和积极的现代启示。也许本文的研究可能还较为浅陋甚至有些谬误,那就权当是对法理学与法史学研究的新探索吧!
 
 
 
 
注释:
  [1]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3.
  [2]史凤仪.中国法制历史中礼与法的关系[J].中国法学,1988.(3):105.
  [3] [5]蒋璟萍.礼仪的伦理学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95.
  [4]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6.
  [6] [12] [32] [36]李建华、曹刚.法律伦理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13-14、32、30-35、34.
  [7]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修订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27-28.
  [8]胡旭晟.法的道德历程:法律史的伦理解释(论纲)[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7.
  [9]戴茂堂.西方伦理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344.
  [10]孙国华、冯玉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374.
  [11]林剑鸣.法与中国社会[M].长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317.
  [13] [17] [34]杨鹤皋.中国法律思想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353、84、87.
  [14]范进学.论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J].法学评论,1998.(2):34.
  [15]陈林林.对古代鬼神信仰的一种法文化观察[J].法律科学,1998.(5):26.
  [16] [22] [35]杨寄荣.“引礼入法”的现代启示[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79、81、80.
  [18]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233.
  [19]唐凯麟、曹刚.重释传统 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86.
  [20]范进学.论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J].法学评论,1998.(2):36-37.
  [21]金国坤.依法行政的现实基础:影响和制约政府依法行政的因素分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352.
  [23]曹明德.法律生态化趋势初探[J].现代法学,2002.(2):114.
  [2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99.
  [25]曹刚.法治和德治的边界[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4.(2):9.
  [26]王一多.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J].哲学研究,1997.(1):11.
  [27]周文华.说法的正义价值[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9-10.
  [28]马小红.礼与法:法的历史连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9.
  [29]曹刚.法律的道德批判[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4-16.
  [30]范忠信.情理法与中国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探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26.
  [31]何怀宏.伦理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8.
  [32]李建华.法治社会中的伦理秩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7-28.
  [33]江泽民.江泽民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00.
  [37]关倩.礼法结合两种模式的比较分析[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2):59.
  [38]张洪涛.德法并举的社会控制新论[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7.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