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柯林斯思想对SSK的贡献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8-21
论文摘要:在诸多科学知识社会学的文献中,柯林斯文章的引证率位居同类研究者榜首,文章分析了哈里·柯林斯在其研究范围内做出的贡献。
科学知识社会学虽然已经有将近40年的历史了,但这个题目可能在国内大众眼中仍然还很陌生。科学知识社会学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以其激进的社会建构论主张著称。比较著名的学派有爱丁堡学派、巴斯学派、巴黎学派等。当前学术界的研究表明,要分析知识的生产与习得必然无法回避知识的社会性质问题。传统的知识社会学核心观点是,科学的新思想和重要发现等构成科学内容的方面,由自然界决定,而不是受社会影响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发展历程
“知识社会学”这一概念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舍勒一首先提出来,知识社会学伴随着社会学共同成长。知识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应该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知识社会学的先驱是马克思,他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意识的存在方式,就是知识。”显然,马克思的表述为知识社会学的一条基本原理,即所有知识都是由社会决定的“知识社会决定论”。科学知识社会学是从科学社会学、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以及库恩的科学哲学的努力辛勤的工作和他们的天才创作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更加重视科学的历史与语境性,使得科学知识社会学研究成功进军到科学研究领域。爱丁堡学派就是通过对默顿科学社会学和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留下的问题做深刻批判,最终建立了科学知识社会学,科学知识社会学以及科学研究的建构主义理论纲领引起其他学术界的关注。
2柯林斯学术思想的特色
世界著名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家哈里·柯林斯是英国卡的夫大学社会学资深教授,他是科学争论研究的干将之一。既对科学知识进行宏观分析,还进行了大量微观的实证研究。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知识中的“缄默知识”、“同族能力”、科学争论中的“核心群”以及科学知识的构造观点,都加深了人们对科学知识的深人理解,更加有利于研究工作的开展。柯林斯指出了与自己的“相对主义的经验纲领”(EPOR)的某些区别,只是局部认同布鲁尔的强纲领。
柯林斯的思想往往来自实地考察作为方法论的相对主义,柯林斯更多关注的是研究的实践。柯林斯把自己称之为“方法论的相对主义者”,对柯林斯而言,方法论的相对主义是他自己的“对称性原理”的实际推论。
20世纪70年代初,柯林斯一与爱丁堡学派的差别很大,因为柯林斯以为自己是一名认识论的相对主义者,而爱丁堡学派却不认可相对主义,然而,等到20世纪80年代时,柯林斯却转变成为一名方法论的相对主义者。我们从他刊登在《社会科学哲学》杂志上一篇署名为《什么是真理、理性、成功或进步》论文中,可以对此进行了解。在这篇文章中,柯林斯指出了与自己的“相对主义的经验纲领,"( EPOR)的某些区别。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只是局部认同布鲁尔的强纲领,认为除了中间两个信条之外,强纲领的第一信条和最后一个信条是不必要的。
在柯林斯看来,重要的是尽可能详尽地了解你所研究的群体,然后再远离这个群体。柯林斯灵活运用某种技巧与物理学家谈论专业知识,这些能力及技巧这就是他所谓的“互动的专业知识”,它不同于建造引力波检测器的能力或在物理学杂志上发表一篇论文的能力,即柯林斯所谓“可贡献的专业知识”。而且他还认为,人们在没有获得“可贡献的专业知识”的情况下,最好要掌握足够的“互动的专业知识”。
当柯林斯调查科学家们关于他们是否检测到引力波的分歧时,柯林斯不把引力波看成是实在的,可能科学家们也搞不清是否真正存在引力波,但是,柯林斯把实验设备看成是真实的,因为他相信自己的感观。柯林斯在相对主义的意义上看待这里的每样东西。因此,柯林斯总是在某些时候选择把某些东西看成真实的,每一项社会学研究都表明柯林斯把世界的大部分看成是真实的,毕竟维特根斯坦曾经这样说,我们做哲学研究的目的“不是寻找意义,而是寻找用法”。于是,柯林斯认为我们必须问的是真理的用法,而非真理观的意义。
此外,柯林斯着迷于科学,并认为自己就是一名科学家。柯林斯的工作更多地求助于科学共同体中的科学家,有意劝说科学家认真地接受他的社会学研究成果,柯林斯还通过对探测引力波案例的实地跟踪研究,写了一本轰动一时的专著《引力的阴影》。柯林斯认为一个较好的理论应该是这样的,在接受它的过程中要经得住其他理论的反驳,经得起时间以及实践考验的理论是很重要的,而当一个理论太全面时,只是使一切保持原样,对世界没有任何效用的,一种语言游戏而已。
总之,柯林斯更喜欢小得足以揭示科学世界的理论。这些观点倒相当类似我国古代的老子思想。这也从一个侧面给我们国内的学术歪风上了一课,一味追求大而全,唯恐有话说不到,其实涉及面越多,研究越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