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独立学院中“知识产权法”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8-21
(2)《无极》的著作权人应享有哪些专有权利?《馒头》是否侵权?
(3)《无极》的著作权应归属谁?本案中谁是适合的原告和被告?
(4)如何理解合理使用与滑稽模仿?(5)关于权利限制理论的反思和探讨。
在提出问题之后,播放电影《无极》的片段和《馒头》的视频,该视频的制作和内容属于对电影《无极》的恶搞,内容轻松诙谐,很能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在学生欣赏视频的过程中不必再给学生过多提示,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思维能力,适时适当地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深人的思考。
在观赏完视频资料之后,教师可以将当前的各方评论和争议向学生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目前普通百姓、当事人、律师、法官、学者们对该案的不同看法。这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而不是一门心思只去考虑《馒头》侵害了《无极》的哪些权利的问题。
教学环节三: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析研习实例。
将学生分为6一8人的若干小组,引导学生围绕讨论的案例陈述自己的观点,教会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如何抓住“案情”的关键点,如何进行分析。鼓励学生对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和解决方案展开讨论,甚至辩论,以求达成共识。在讨论或者争论的过程中,充满着学生各种观点的碰撞,不仅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法律思维,也同时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教学环节四:进行全班交流,激发思想的火花。
教师可邀请各小组代表对该组的分析意见进行陈述,以进行全班的交流。同学们通过听取其他同学的分析,相互交流、讨论乃至争辩,不断检验和修正对案例问题的分析,进一步完善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教师无须做过多的干涉,而应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沟通和交流。
教学环节五:教师分析总结,传授方法。
在讨论结束时,教师针对学生的分析思路和分析结论进行评价,但这种评价并非绝对的孰对孰错。法学教育最容易给学生形成某个案件的对与错的判断,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一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本案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即便有的案例是有法院最终判决的,也并不代表法院的判决就一定是完全正确的),教师不应当只停留在分析结果的给出,而更应当注重分析方法的讲解。在《知识产权法》的教学中,有时候对实例的研习更多的并不是结果的对与错,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研习实例的过程中学会的分析角度、分析方法和对知识的融会贯通。阵是案例教学法深度运用的精要所在。
教学环节六:学生课后撰写报告,消化提升。
经过观赏影片、小组讨论、班级交流和教师反馈之后,要求学生仍以小组为单位,课后用一定的时间撰写实例研习报告。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之前一系列环节中所产生的思想火花和感受进行归纳总结,即培养和提高法律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训练学生的专业报告的写作能力,即训练和加强法律职业技能。利用撰写实例研习报告的方式,使知识得以消化提升。
上一篇:浅析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