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西古代典型权力空间解读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刘轶炜 时间:2014-08-22

  四、中国古代权力中心——故宫

  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它是中国至今保存最完善的皇家宫殿,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宫殿建筑群。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共有殿宇8707间,都是砖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绘,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皇家高级建筑群。
  故宫,在建筑布置上一砖一瓦都在表现着皇权至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所以,整个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为了突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故宫有一条贯穿宫城南北的中轴线,在这条中轴线上,按照“前朝后寝”的古制,布置着帝王发号施令、象征政权中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帝后居住的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故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
  故宫毫无疑问体现了中国古代帝王的权力的集中和象征。权力性主要表现在鲜明的中轴线、院落式布局、单体建筑的群体意识等。故宫座落在北京城中心,居于中心中的核心位置。在此中轴线上,皇帝的主要活动场所如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进行国事大典与殿试的活动场所;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是处理朝政和休息的地方。其它建筑按照尊贵等级分列两边,依序排列。这种以中轴线对称布局的建筑风格向世人阐释了尊卑有序、上下有别和君权之上核心法则,形成了强有力的权力向心结构。地面空间上以纵为主的横向展开,在院落的基础上向前后左右延伸,每个院落的布局都迫使各级官员在一种封闭性的区间内各司其职,不能随意出入,而且各个院落都被卫士严格监视,空间的这种规整的布局很自然地使其中的官员被定格化。
  通过这种向心与分隔的空间技术手段,故宫将权力统治、等级森严转换为有效的空间技术控制,从而形成一种所谓的权力空间。向心的布局让人们懂得权力核心的无处不在与威慑,分隔的作用使每个官员了解自身的级别与定位,一种战战兢兢的办公氛围由此被蓄意生产。

  五、结语

  无论是西方的圆形监狱还是中国的故宫建筑,都作为一种典型化的权力空间,使空间成为权力的物质载体,渗透于社会的各个机构。这些空间成为某种制度的空间,它是在监视的原则下形成的一种监控关系。在此监控环境下,监控关系是依靠权力技术来获取监控对象的信息,监控者通过技术手段取得被监控者的信息,但被监控者却难以发现监控者的监控,也就是说,监控者对被监控者的监控效应成为一种全景敞视效应。被监控者不知道是否有人时刻监视自己的一举一动,他们只有克制自己的行为,努力不违反制定的法规,形成一种即便没有人监视下,被监控者也会按照监控者要求形成日常习惯。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