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民法通则与道德规范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波 时间:2014-08-22
  (三)道德规范与《民法通则》相辅相成,互相补充
  《民法通则》所规定的是公民与公民,法人与法人,公民与法人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权利的关系。而道德规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要自觉产生的一些人们在社会上的行为准则。《民法通则》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由于道德规范它所涵盖的范围广,所以《民法通则》调整不了的社会关系,道德可以。比如说家庭暴力等等,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民法通则》在调整这些社会关系的时候往往过于法律化,而不注重人情。而道德规范在这一点就可以做的比法律更贴切,更注重人心冷暖。道德是社会上人生活的基本准则,人们的心中都是以道德为基础来判断的。
  (四)《民法通则》以法律的形式把道德规范的原则和要求加以确认,使之具有法律的效益与属性,两者的结合对违法与犯罪有了一定的界定
  道德规范说白了,对那些触犯道德的人只是谴责,它没有法律依据来作为惩治恶劣行径的靠山。而《民法通则》给了道德规范一个有力的靠山。在违反道德的同时有可能就触犯了法律的准绳。
  在先进文化的前进发展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道德的发展和不断壮大,必须依靠法律,以法律来约束不道德的行为。尤其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我们不仅需要提倡道德诚信,让人们出于道义自觉遵守诚信准则,还必须加强诚信的法制建设,从正式制度着手来约束人们的经济行为。这种正式的制度就是通过《民法通则》来有效的调整和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种种关系和问题。
  (五)《民法通则》与道德规范相结合推进了道德教育的发展
  《民法通则》对社会的作用不是万能的。法律所带来的强制手段也不是万能的。因此,我们要将《民法通则》与道德规范结合起来,来共同构建社会的有序秩序。在这一点上,《民法通则》为道德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障。比如:在商业上,法律要求公民遵守诚实守信和职业道德等等。这也为道德在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由此可见,道德要是有了法律的强制性实施为后盾,对于保障社会主义道德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六)《民法通则》是传播道德规范的有效有力手段
  《民法通则》在立法上对一些重要的道德要求和原则,比如说诚实守信、爱国守法等给予确认和肯定,通过法律的形式表现出来,依靠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其的实施。通过奖惩的措施,来培养公民的守法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又提高了人们的道德观念,有利于社会保持着良好积极的道德风尚。
  《民法通则》与道德规范的关系除了是相辅相成之外,它们还是互补的关系。有的道德经过转化就变成了法律,这种现象叫做道德的法律化。而有的法律则经过转化成了道德规范,我们称这种现象为法律的道德化。它们之间的这种互补关系,使得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效的结合起来,更能很好的调节社会上的各种关系之间的矛盾。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原因是,《民法通则》与道德各有各的优点,但是又有各自的局限性。
  这种表现在经济活动中更为普遍与活跃。市场经济中,由于利益的驱使,使得很多人去钻法律的空子,有的行为在道德上是可行的,道德是支持的,但是若是没有法律的强制性保障,道德在市场经济中也是步履艰难的。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无论是出于什么动机、什么目的的合作或者联合,都必须要在法律和道德的规范下进行。就像“诚实守信”,本来是大的上的一个原则,在商品经济发展的今天已经逐步转化为《民法通则》甚至是其他法律文献的一个准则。在全球化的今天,全世界各国国家对环境等方面的保护措施也在无形中强调了道德的法律化。这是由于法律的强制性在实施的过程中要远远优于人们存在道德面前的自律性。

  五、结论

  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也蕴含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道德伦理规范。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也是不断的变化与完善,但是追根究底,本质上没变。道德是长时间形成的行为准则,在提倡法制社会的今天,道德与法律的结合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江泽民同志曾说:“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依靠道德来管理国家,并不是说要让道德取代法治。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依法治国。在实施《民法通则》的时候与道德规范相结合起来,更有利于人们的接受,有利于提高人民整体的素质和法律意识。这样做才能使社会实现和谐,使经济繁荣发展。这样社会的发展才能更上一个台阶。
  因为《民法通则》的功能不是万能的,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民法通则》的适用范围相对于道德来说,要窄很多;其次,在《民法通则》实施的过程中,由于人类活动具有不确定性和多变性,就使《民法通则》显得呆板、僵硬、不合乎人情。那么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道德规范来发挥它的作用,来填充《民法通则》的空白与润滑《民法通则》的僵硬性。由此可见,《民法通则》与道德是不可分割的、是相辅相成的。科学和合理的将两者结合起来加以运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所在,对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