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红歌”的受众与传播路径
二、红歌的传播路径
当红歌的创作者创作出红歌以后,使红歌发挥良好的教育作用,就必须确保红歌创作者与受众处于良好的平衡状态,才能取得最大的影响力。
(一)积极互动
这种互动不是狭义的互动,不是演唱会上歌手与歌迷的互动环节一样,歌手和歌迷一起唱歌,互动游戏。而是红歌主题和客体双向互动是深层次的互动。首先是精神上的上互动。这主要源于他们共同的精神信仰和追求,都能够领会红歌特有的内涵。红歌的脊髓是努力拼搏,不畏困难,保持激扬的姿态和高昂的斗志迎接大集体大社会的建设事业,树立社会主义信念,树立积极的人生观。红歌创作者必须要具备这样的情怀才能创作出表达这样精神世界的作品。而相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红歌的客体受众,他们也需要有对红歌的兴趣,对红歌的热爱才能引起歌曲的共鸣,引起他们的深思,进入这个广阔的精神世界,受到启迪。其次,是在内容的取材上积极互动。就是红歌创作者需要善于采集,及时发现社会素材,并转化为艺术形式,这些素材就来源于社会,存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如1998年南方特大洪水,一曲《为了谁》,唱得衷肠泪下,全国人民空前团结一起,民族凝聚力高涨。歌曲创作得真实动人,故能感染至今。一旦优秀红歌问世后,它的内涵和精神实质被广大人民群众认可和喜欢,广大人民群众在歌曲积极引导下,成为党的建设事业、国家的建设事业的人才。这样的结果能够激发歌曲创作者继续再创作。而这样源源不断的再创作也会激励更多的受众,使更广泛的人民群众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高。
(二)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是中国文化精髓。它的中心思想是多种成分和平共处,但不拘泥一家之言。和而不同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红歌创作者创作风格迥异,无论是歌词创作还是曲调创作都多种多样,可以用进行曲风格,可以用民歌风格,也可以用时下流行的通俗流行风格,但是思想性还是保持不变。其次,红歌的客体受众和而不同,不仅没有男女老幼的限制,更没有国籍,社会意识形态的限制,如东方卫视举办的《中国达人秀》栏目,某一期就有位英国小伙子一口气能唱好几首经典红歌,而且边唱边演,不亦乐乎,赢得了全场的欢呼喝彩。该选手对于红歌的看法也超于政治意识,觉得这些歌曲不应该只限制在政治领域,它对于我们塑造良好的精神面貌是大有用处的。由此可见,我们的红歌不仅影响国内民众,而且对于外国朋友也有着独特的吸引力。对此,我们不能把红歌仅仅理解为的政治歌曲,而应理解为红歌是中国特色的艺术,其以魅力和内涵流传海外,赢得世界人民的喜爱。最后,作为红歌的主体和客体,我们允许不同的声音和见地,无论是红歌歌曲创作者还是红歌受众用什么样的思维去理解和论述,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演绎和欣赏,只要是思想要端正,拥护党的方针路线,积极建设我们的祖国,我们都热烈欢迎。
(三)互利共赢
在红歌歌曲创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传唱下,红歌其深刻的内涵实质将会更加大放光彩。红歌具有的丰富思想内涵,广泛流传于人民群众中,深得人民群众的喜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精神风貌的特殊载体,其歌词并非一种情感的简单流露,体现了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变迁。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导致精神文化需求的增加,随着人民对历史的追忆以及对某些社会现象的不满,而红歌的表达形式又富于群众性和群体性的特点,因此红歌的传唱就应运而生,表现出要广大人民群众求进步以及同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习惯作斗争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在这样的现实下,对整个社会是大有裨益的。同时,对于红歌创作者来说,能得到艺术创作的成就,享受成果带来的事业感。甚至可以当为终身的信仰与追求,创作出令人敬仰的作品。而广大的人民群众作为红歌的客体受众,当他们欣赏优秀的红歌作品时,陶冶了情操,培养了红歌所倡导的积极心态。有利于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自己的人生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结语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文化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红歌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着不可比拟的特殊作用,况且红歌本身就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目的的艺术形式,发展红歌艺术,对于培养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把唱红歌与精神文明建设密切起来,把唱红歌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结合起来,把唱红歌与人的全面发展联系起来,充分发挥红歌的社会传播影响和育人功能,充分发挥红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进而巩固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保障国家的政治稳定和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