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村级组织人员廉政风险点调查及防控措施
二、主要防控措施
(一)把涉农资金管理作为廉政风险防范的重点
根据当前涉农资金管理成为职务犯罪重灾区的情况,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应当把这项做为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重点,尤其是其中的征地补偿款发放领域、专项款物管理环节更是我们预防的首位工作。
一是结合实际,对涉农资金进行整合。变零星投资为整合投资,变分散投资为集中投资,各部门的投资统一由一个途径下发,在乡镇完善村帐托管制度,由村帐托管机构对资金去向进行监管同时托管机构要定期向有关部门通报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做到有下拨资金职能的部门明确总的资金下拨情况,实现涉农资金投资效益的最大化,扩大资金的使用效能。二是加强事前、事中监督及事后验收检查。加强对涉农资金项目可行性的审查,对工程进行立项审查,要确实保证是对本地区民生有利的项目,而且要优先群众急需的,防止面子工程。在涉农资金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招投标,对投标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有行贿犯罪记录的投标单位和个人应当实行“一票否决制”。要加强对资金拨付、工程进度和质量的监管力度,对涉农资金项目的验收,要严格采取材料审核、实地查看、资金核算等措施,严格核查上报数据的真实性,对于达不到项目要求的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在预防侵财型职务犯罪的同时,还要防止渎职型职务犯罪的发生。三是加强对涉农资金的审计。在涉农资金整合投资的基础上,审计部门应当定期对资金使用状况进行审计。对每个投资项目进行审计,逐项核查涉农资金在当地的使用情况和存在问题。
(二)关口前移,改进廉政教育方式
要创新工作方法,把教育贯穿于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始终,要在反腐倡廉教育的实效性上下功夫。大力发掘农村干部中廉政勤政的典型,用典型事例教育广大村级组织人员用好手中权力。另一方面,用职务犯罪的典型案例警示人,引导其算好政治、经济、家庭、个人“明白帐”,用犯罪成本、风险评估的方法去分析因腐败而付出的沉重代价,特别是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使预防工作入心入脑如我院去年建成的密云县职务犯罪教育基地,收录了一些我们近期办理的本县党员领导干部包括一些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案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警示参展干部要用好手中权力,牢固树立执政为民意识,远离职务犯罪。参观现场,各单位领导均表示,开展此项活动意义重大,要以此为契机推进本单位的反腐倡廉教育,切实提高廉政建设水平。观展人员一致表示,这些案例就是发生在身边的,以前觉得职务犯罪离自己很远,其实不然,这些认识的人好像昨天还在一起共事,今天他们就走到了这一步,触目惊心,让人警醒,催人思考,达到了入脑入心的效果。
(三)齐抓共管,内外联动,真正把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要健全和完善管理体系,促使当前多头管理模式向一元化管理模式转变,强化上级直接的监督管理,强化程序意识,坚持程序监督,严格按照程序行使权力;二是要坚持执行“阳光工程”,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村务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三是要坚持民主监督,尽最大可能保证群众参与的广泛性,并赋予群众监督意志的权威和效力,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运用多种形式开展农村法制宣传和反腐败斗争宣传,大力展示反腐败斗争成果,检察机关要积极参与其中以案说法,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监督意识、反腐意识和维权意识,努力营造反腐倡廉良好氛围,激发群众举对职务犯罪的举报积极性,以有效的监督减少腐败案件的发生。四是坚持舆论监督,大力支持和引导新闻媒体对涉农职务犯罪进行舆论监督,把一些不正常的行为曝光,引起社会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