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学生“村官”身份定位的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苏东旭 时间:2014-08-22

  论文摘要 大学生“村官”制度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制度安排。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身份定位不明确、工作无法展开问题。随着相关法律制度的不断修改完善,大学生“村官”身份问题正朝着一个积极的方向发展,但理论与实践、具体实施与法律制度之间并不完全统一,“政府雇员”说与“荣誉村民”说的不适用,村官工作的不明确,让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施依旧举步维艰。因而明确其身份定位,才能使大学生“村官”有所作为,人尽其才。

  论文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 身份定位 村民自治

  大学生“村官”制度自1999年从海南启动开始,经历了十几个年头,然而该制度在实际运作中,依旧存在大学生“村官”身份定位不明确的问题。从学者的理论探讨到大学生的躬身实践,都没能完全给大学生“村官”一个明确的位置,也就使大学生“村官”无一个真正的落脚点去施展才能。

  一、大学生“村官”身份的制度现状

  关于大学生“村官”普遍意义上的定义是:筛选专科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支书助理或其他“两委”职务的工作者。
  以上定义在学理上对其给予总结概括,在中央、地方文件和实践中对大学生“村官”身份也均有规定。
  (一)中央文件规定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有关选聘认知的规定指出:选聘的高校毕业生是中共正式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党委组织书记助理职务;是中共预备党员或非中共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工作,被大多数党员和群众认可的,可通过推荐参加选举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副书记等职务。在《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鼓励担任村干部一项中也明确指出:对表现优秀、党员群众认可,担任村“两委”主要负责人的大学生“村官”,要鼓励他们长期在农村基层干部岗位上建功立业。通过上述法律条文可知,中央文件对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定位为村书记、村主任的助理,初到农村多从事的是辅助性工作。对有工作能力且受到村民认可的“村官”可以允许其竞选村委会“正职”工作。
  (二)地方性规定
  在中央之下,地方性文件对大学生“村官”身份也存在明确规定。如徐州市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选大学生村官培养使用工作的意见》中也强调:打通上升渠道,对群众认可、工作业绩突出的大学生“村官”及时推荐到“两委”正职岗位。由此条文可知,中央和地方对于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定位存在一致性。即:出任村支书、村主任助理,有能力者可以出任村“两委”正职岗位。
  (三)地方实践
  中央与地方文件关于大学生“村官”身份给予规定的同时,现实中大量实践也充实着理论。在陕西榆林市沙石峁村现任村官丁大伟兼任村支书和村主任助理,政绩卓著,自2008年毕业经过两年努力,从助理走到村支书的职务。江西省2011年有1077名大学生村官通过选举进入村“两委”班子,其中36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17人担任村委会主任。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村官”在实践中担任正职正从文件到实践逐步得到体现。

  二、大学生“村官”身份定位存在的问题

  中央和地方文件对大学生“村官”制度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但该制度在实际运作中依然存在理论和实际不相符的问题。这也是大学生“村官”身份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
  (一)无实际工作
  大学生“村官”初到农村,按照文件精神应从事助理工作。然则没有明确赋予其实质工作内容。对其工作概括起来包括:打印复印、制作表格、整理资料、端茶倒水、跑腿宣传。这些无实际意义的工作挫伤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大学生也难发挥其知识水平较高的优势。正如陕西王家庙村的村官刘某所说:一个助理在村子中施展拳脚是不可能的,大企业的助理如此,农村的助理更是如此。而助理身份引发的另一更加严峻的问题就是“村官”在村的几年中均从事的是助理工作,自然无业绩可谈,进而让村民对大学生“村官”更加不了解、不重视。其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就变得愈加狭窄。
  (二)被乡镇政府借调
  大学生“村官”制度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的另一个问题便是“村官”变“乡官”根据陕西省《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实施意见》中指出“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要自觉坚守工作岗位,原则上吃住在村”,但由于某些村庄位置偏僻、交通不变等原因的影响,“村官”被安排在乡镇吃住,这样就远离了农村,为乡镇借调提供了一个条件。且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并不用乡镇或者村支付,因而乡镇抱着免费“雇用”劳工的心理,让大学生“村官”在镇里从事闲杂工作,远离农村,这样的调用让“村官”的身份变得更加模糊不清。
  (三)农村自身环境
  我国农村现在实行村民自治,即由村民进行自我管理,选举管理者。而每个自然村的形成多以几个大户家庭为主构成一个村落。因而也就村子所谓的“宗族势力”,这股势力往往会对村民选举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且农村人思想相对保守。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过程中,在还未被熟悉的情况下,想要参加村换届选举中村“两委”正职的竞选,就会因为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而难以进入。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