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豊》篇与《昔者君老》篇的编联问题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8-12
我比較了兩篇的文字,特別對于兩篇共同的“君子曰”“母(毋)”“弟”“者”“之”“言”“不”“命”“事”“是”“以”“能”“於”等字,進行了詳細的観察。我認爲兩篇的書寫者應當是同一人。
如果我的観察没有錯誤,《内豊》篇與《昔者君老》篇,有可能聯綴爲一篇。
第一,兩篇的竹簡長度和編綫都一致。
李朝遠先生的“説明”指出,《内豊》篇“現存完殘簡共十支,其中完簡四支,全長四十四・二釐米;由二支斷簡接綴而成的整簡三支,全長亦爲四十四・二釐米;僅存上半段的殘簡一支;僅存下半段的殘簡一支;存上、下段但中段有缼失的一支。整簡的編綫爲上、中、下三編,第一編綫距頭端一・二至一・四釐米,第三編綫距尾端○・八至一・一釐米;第一編綫與第二編綫,第二編綫與第三編綫的間距均爲二十一釐米。”又,現存文字數:第一簡三十七字(背面篇題二字),第二簡四十字,第三簡四十二字,第四簡四十一字,第五簡(殘下半段)三十一字(其中重文五),第六簡五十字(其中重文三,合文二),第七簡三十三字(中間缼失約有六個字的空間),第八簡四十五字,第九簡(僅存上段)十八字(其中重文二),第十簡三十九字,附簡(僅存下段)二十二字。
陳佩芬先生的“説明”指出,《昔者君老》篇“僅存四枝簡,其中三枝完簡,一枝殘簡,共存一百五十八字,其中重文八,合文一。”“簡文書於竹黄面,字體端正,字距劃一,各簡上下皆爲平頭。書寫時上端留白一・二釐米,下端留白一釐米,完簡全長四十四・二釐米。簡有三道編線痕迹,按編線有右契口,自上端至第一契口之間距爲一・二釐米,第一契口至第二契口之間距爲二十一釐米,第二契口至第三契口之間距與上同,第三契口至下端之間距爲一釐米。”又,毎簡文字數:第一簡五十字(其中重文四),第二簡(僅存二十二・六釐米)二十八字(其中重文三,合文一),第三簡四十五字(其中重文一),第四簡三十五字(文末有斷句符號,以下空白)。
按,兩篇的完簡是長度都是四十四・二釐米,皆有三道的編綴痕跡,自上端至上編之間距有一・二釐米,上編至中編、中編至下編之間距均有二十一釐米,下編至下端之間距有一釐米。就容字來説,毎簡約有四十字左右,字距也整齊劃一。
如上所示,《内豊》篇與《昔者君老》篇的書體和尺寸皆一致,从物理角度看,兩篇的類同是明顯的。
第二,我想進一歩檢討兩篇的内容。《昔者君老》篇云(採用所謂寛式隷定表示),
君子曰,昔者君老。太子朝君。君之母弟是相。太子側聽,庶叩,叩進。太子前之母弟,母弟遜退,前之太子再三,然後竝聽之。太子、母弟1
至,命於閤門,以告寺人。寺人入,告于君。君曰,召之。太子入見,如祭祀之事2(下闕)
能事其親。君子曰,子性割,喜於内,不見於外,喜於外,不見於内。慍於外,不見於内。内言不以出,外言不以入。舉美廢惡3
尓司,各恭尓事,廢命不赦。君卒。太子乃無聞無聽,不問不命。唯哀悲是思,唯邦之大屏是敬。4
陳佩芬先生的“説明”云,“四簡簡文均不能連讀,第一簡和第四簡有起首語和結語,第二簡和第三簡皆無可承接,祇能按記載事態進展的前後關係排列,其間缼失多寡無法判定。内容記述國君自衰老至亡故,太子朝見過程中的行爲規範。國君之母弟爲太子入宮的佑導者,太子從早朝候至日昃,經多次叩問而進入宮門,母弟將太子送入宮後即退避,太子返回並再三要求與母弟同去見君,於是太子和母弟同時進宮聽君之命。惜命辭前段殘,後段云「各共尓事,發命不夜」。國君卒,太子則不聞不命,唯哀悲是思。”
按,就第一、二簡和第四簡而言,記載内容前後一貫。簡文“太子朝君”以下,雖有含意未明之處,但是,陳先生説的“朝見過程中的行爲”之看法,可以接受。《禮記・文王世子》篇云,
文王之爲世子,朝於王季日三。雞初鳴而衣服,至於寢門外,問内豎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内豎曰,“安。”文王乃喜。及日中又至,亦如之。及莫又至,亦如之。其有不安節,則内豎以告文王。文王色憂,行不能正履。王季復膳,然後亦復初。
這裏説的朝見,與簡文很相似。
簡文“再三”前後,大概記述“三揖”“三譲”之禮。三揖、三譲是入門、昇堂的方式,頻見于《儀禮》等。然後,太子至於閤門(所以第一、二簡可能連讀),命寺人(與《文王世子》裏的“内豎之御者”相似),寺人傳命,君召之,太子入見。以下,簡文闕失。第四簡,始于君命之末尾,在“君卒”之後,以記述太子的悲哀結束。
但是,第三簡是有問題的。趙炳清先生在《〈昔者君老〉與楚國的太子》(簡帛研究網站2005年4月30日)中,認爲第三簡當編聯於第一簡“太子、母弟”之後。不過,第三簡的文面是“論議”形式的文章結構,不是像第一、二簡和第四簡那様的“説話”形式的文章結構。
我認爲《昔者君老》篇的第三簡,與《内豊》篇有關。如
上一篇:“ ”字所從聲旁“ ”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