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位化及相关的认知解释
【内容提要】为了促使表达更易为听话人接受,说话人往往要选择一个最佳的主位结构,这就牵涉到了对孤立句结构的调整。这个调整过程就是主位化(thematization)。本文在考察汉语语境句各种主位化情况的基础上,从认知心角度对这些情况作出统一解释,得出一个主位化过程图。易位句的存在也可以从几乎同前面相反的角度支持我们的解释。最后,文章还将讨论主位化理论的应用价值。
【摘 要 题】语言学
【关 键 词】主位化/信息/认知心理/语用原则
【正 文】
1 引言
首先要说明的是,本文的主位/述位(theme/rheme)概念定义来源于布拉格学派的句子功能观,即把句子作为交际工具进行考察,认为绝大多数句子包含两个基本的内容成分:一个是叙述的基础,我们可以从语境或情景中知道,是主位;另一个是叙述的核心,它为叙述的基础提供新的事实,是述位。(钱军 1998:290)
主位作为句子叙述的基础,具有很大的语篇意义。一般来说,主位为紧接其后的述位规定了叙述的范围。在语篇的中,选择好各句的主位对表达有很大影响。为了促使表达更易为听话人接受,说话人往往要选择一个最佳的主位结构,这里就牵涉到了对孤立句结构的调整。这个调整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主位化(thematization)过程。句子分为具体句和抽象句。抽象句指句子的抽象结构模式,具体句指具体的词语填入结构模式以后得到的一个个具体的句例。具体句又可分成孤立句和语境句两种。语境句指跟一定语境或某种现实相联系的句子,它以动态面貌出现,是在言语表达中实际使用着的句子。孤立句指脱离语境跟现实不相联系的句子,它以静态面貌出现。我们认为语境句和孤立句的区别一是有无语境,二是语用规则作用与否。由于语用规则的作用,孤立句走向语境句就得作相应的句内调整,从而达到符合交际要求的目的。(范晓 1996:369)
Perfetti & Goldman(1974)认为,所谓主位化,就是指一个所指对象得以作为话语的中心主语被描述的一种话语过程。据Brown & Yule(1983:128)的介绍,Halliday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一次系统语法研讨会上举例说明了改变主位结构对语篇表达效果的影响。Brown & Yule(1983:133)则从话语分析的角度研究主位与话语表达之间的关系。他们根据Danes的研究,归纳出主位的两个主要话语功能:A. 反连内接在前面的话语上以便保持一种连贯的视角;B. 作为进一步展开话语的出发点。
应该说,Brown & Yule对主位的话语或者功能的讨论具体而深刻,他们的缺陷是对主位化的内在驱动力认识不够深刻,因而没能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
国内学者对主位研究得较多,但对主位化的研究几近空白。可以说,前者只是一种静态研究,后者则是对主位结构功能的一种动态观照。相比之下,对主位化的过程及其使因探讨才能从本质上把握主位对语篇生成和语篇理解的价值。
2 主位化的各种情况
说到主位,一般都要想到另外两个与它紧密相联的概念:主语(subject)和话题(topic)。关于主位和主语的区别论者甚多,但学术界目前仍未形成共识。我们认为,这个问题的很多争论都是因为对两个概念的定位不准确所致。如果我们坚持认为主语是句法层面上的东西,主位是语篇层面(也可以说是语用层面)上的东西,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就会很清楚。由于具体的论述不是本文的关心所在,因此不再赘述。
话题到底是句法成分还是语用成分,学术界也有争议。(史有为 1995,徐杰 2003)我们认为,话题本质上也是一个语用层面上的概念。所以,引进主位/述位这对概念后,完全可以将话题研究纳入主位结构研究的框架之内。(具体论证,参看本文第3节)
那么,所谓的话题化也就可以合乎情理的被认为是主位化的一种。简单地说,我们关于主位化的解释也适用于解释话题化。关于话题化及其相关的句法过程,学者们已有研究(袁毓林 1996,李大勤 2001),所以我们主要从语用和认知的角度来讨论主位化,当然,也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各种句法移位。在解释之前,有必要先对汉语主位化的各种情况作出描写。
按Halliday(1994:52—54)的观点,一个完全的句子主位应包括三个部分,即话题主位(topical theme)、篇章主位(textual theme)和人际主位(interpersonal theme)。一般来说,一个句子的主位除了一些表示实体(entity)信息的成分(话题主位),还有位于他们前后的一些非实体性成分,如情态成分(人际主位)、篇章连接成分(篇章主位)等,同样在信息结构中扮演各不相同的角色。所以,在讨论主位化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话题主位,还要考虑篇章主位和人际主位。
一般而言,主位大都是小句最左边的成分,而这个成分在陈述句中常常与语法主语重合。所以,语法主语又称为无标记主位。(Halliday l994: 52—54)如果句子只有无标记主位,主位化过程就不明显。但是,在语言事实中,句子最左边的构成成分并不总是语法主语,比如有时可以看作是句子主动词后的宾语移位。例如:
①a. 那件事,/我请小王去办。b. /你就不用再费心了。
②a. 这点辛苦/算什么?! b. 天大的苦/我们都能吃得下。c. 天大的困难/我们都能克服。
在这几个例子中,例①两个小句的主位从句法的角度来说都可以看作句末动词的宾语。在语篇环境下,宾语前移充当句子的主位,这种前移就是主位化。②的后两个小句和①类似,但又稍有区别:①a如果将“那件事”放到“办”的后面,句义基本不变,表达效用虽有差别,但没有什么大问题,但①b, ②b, ②c的主位如移至句末动词的后面,则表达上就出现了问题,让人难以接受。这种情况进一步说明主位化并不是单纯的句法移位问题。具体解释放在下文。
除了话题主位存在着主位化现象,还有其他的一些主位化情况。其中较常见的就是副词或状语可以放在语法主语的前面。例如:
③这时,/小姐跑过来说了一句“好东西不会便宜的”……
半年多以后,/我把这套西装拿过来穿……
不过一年多过去了,/这套西装仍是我最喜欢的一套。(《汉语高级口语〈下〉》,北大版,P40)
这里摘引的是一篇文章中的某一段话里的几个不连续小句,它们都是将时间状语放在句子的最左边,我们也把它看作是一种主位化。经历了这样的主位化之后,句子中的先行部分和接续句陈述的内容之间的直接连接,就体现为时间状语表达的先后顺序及逻辑因果或承接的关系。Brown et al. (1983:131)还从一本旅行手册摘引了一些例句,发现地点状语主位化的情况。
一般而言,句子的主位成分既是句子叙述的基础,同时也可以说是“小句所关心的内容”。(Halliday 1994: 38)话题主位有此属性,时间或地点性主位成分应当也有此属性,所以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句子的区别:
④今天也许种树。
⑤种树的活动就安排在今天进行。
⑥在公共汽车上抓住了三个小偷。
⑦三个小偷在公共汽车上被抓住了。
④谈论的是“今天”将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句子关心的内容是“今天”。⑤不同,它要谈论的对象显然是“种树的活动”。换句话说,④这个句子叙述的基础和起点是“今天”,⑤则是“种树的活动”。同理,⑥叙述的基础和起点是“在公共汽车上”,⑦则是“三个小偷”。所以,句子中被主位化了的成分,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句子所谈论的东西”,不管这个成分是不是语法主语。
同时,我们应该注意,还有另外一类语言成分常常被主位化,但是构成语篇结构的方式却不尽相同。这类成分有的是状语性的,有的是所谓的独立成分,更确切地说,是插入语。它们有的属于篇章主位成分,有的属于人际主位成分,也有人将其称为“元语言评述语”(Brown et al. 1983: 132)。这些成分大都是说话人用来具体说明他所说的这些话应该被怎样看待和他自己对此的主观态度的。例如:
⑧说实在的,最近你们的一些公益广告拍得不错,对社会风气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汉语高级口语〈上〉》,北大版,以下简称HK, P145)
⑨显而易见,这一问题关系到党的自身建设和社会主义化建设大业,不可小视。(《人民日报》2002—02)
⑩总之,在管约论时期,参数设置没有明确的限制,遍布句法的各个方面,所设的参数也没有显性的依据。(程工,《语言共性论》)
例⑧里“说实在的”主要用来指明受话人如何在他的记忆中“标记”谈话内容;例⑨里的“显而易见”表明说话人对其所说的话充满信心;而例⑩里的“总之”则是说话人用来评说他准备说的话的结构(表示)。
可以看出,这些主位化的“元语言评述语”不会和说话人所要表达的命题内容结为一体,它只是在某些情况下给听话人一些指示,“用以说明受话人应该建造的心理表象的类型和结构”。(Brown et al. 1983: 133)所以,又有人称其为“语用标记语”,认为它们没有真值条件意义,以说话人为取向,表达的是说话人的主观判断。(冯光武2004)当然,有时也可用来说明语篇内务部分内容的关系(如“更重要的是”表达的就是强势递进关系),有时还可用来传信。(张伯江 1997,张成福、余光武 2003)真实文本中,插入语的位置灵活,它们在小句不同位置所产生的表达效果暂时还很难作出判断。
综上所述,主位化是一种复杂的语用过程,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据我们观察,这些不同的主位化情况其实可以找到一个统一的解释,即它们都是由人的认知心理特点决定的。
3 主位化的认知心理解释
Baker(1985)指出,语言唯一真正不变的性质跟语言的用途(信息交流)有关,它跟任何特定的结构完全无关。在同一种语言系统的演变过程中或者在任何时候的几种语言系统之间,无论我们在词汇或者句法中观察到什么样的差异,语言的基本功能(传递信息)不变。事实上,功能句子观理论之所以将句子分为主位和述位两个部分,着眼点就是句子的信息交际功能。
基于这种看法,很多学者都从信息系统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句子结构。所谓信息系统就是把语段组织成为信息单位(information unit)的系统。(Halliday & Hasan 1976: 325)信息单位,就是指交流、传递信息的基本成分。而这里所谓的信息简单地说就是指言语活动过程中已知信息与新信息之间的相互作用。已知信息指言语活动中已经出现过的或者从语境中可以推断得知的信息。新信息指言语活动中尚未出现或者根据语境难以断定的成分。可以说,信息系统就是已知信息与新信息相互作用、构成信息单位的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的已知信息/新信息一般都是就听话人而言的,但这里的问题是,话是说话人说的。可以想象,说话人说话时已经先断定哪些信息对听话人而言是已知信息,哪些是新信息。说话人断定的依据可以是已有的谈话内容,也可以是对听话人知识背景的了解。这种断定往往是有效的;即使无效,听话人的反映也会促使说话人及时调整自己的话语。那么,已知信息和新信息到底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呢?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已知信息对言语理解的作用不仅表现在策略运用上,而且还表现在信息整合上。新输入的言语信息要与记忆中贮存的相关信息相整合,才能得到理解。如果缺乏有关的信息或者未能激活记忆中的有关信息,就不能或难于实现言语的理解。Bransford和Johnson1972年曾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将洗衣服的过程用一段隐晦的文字表达,结果几乎所有的被试都感到这段话难以理解。但是,给这段文字材料加上“洗衣服”的标题后,就变得易于理解也易于记住了。原因就在于“洗衣服”这个标题激活了记忆中的相关知识,使这段文字所传达的信息与已贮存的有关信息得以实现整合,从而达到理解或能够准确理解。(王甦、汪安圣1992:353)在言语理解中,附加的有关言语信息,如标题等,可起到有利的作用,相应的图画、示意图等也是这样。它们都表明语境或上下文对言语理解的重要作用。
可见,已知信息在言语理解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按Haviland和Clark的设想,所有的句子都由已知信息和新信息组成。人们将已知信息用作通向记忆中的有关部分的地址,再将句子中的新信息与已知信息联系起来,从而达到理解,这就是“已知信息—新信息策略”(Given-New Strategy)。(王甦、汪安圣1992:354)
将这个理论用于主位结构分析就可以得出,通常情况下,作为叙述基础的主位传达的是已知信息,述位传达的自然就是新信息。这种信息布局是由人的认知心理特点决定的。例如:
(11)a在某个地方,有一只狮子,/不知是从动物园跑出来的,还是从某地迁徙来的。b这头狮子的出没/对周围居民的生命构成了威胁。(HK下—140)
(12)a最近有一位伦理学家/在电视上讲:我们养猪可以理解为我们与猪的代表签定了一份合约——你给我们一点儿肉,我们养你。b之所以出现这种讨论,/是因为据说最近有个国家制定了一项强制执行的:“牲畜权利法”。(HK下—140)
例(11)的a句为b句提供了理解基础,体现在b句的主位“这头狮子的出没”就是对a句内容的复述,有了这个叙述的基础所提供的已知信息,理解b句便成了很容易的事。例(12)的b的主位是一个小句,这个小句实际上就是对a句内容的概括,所以是已知信息,以它为基础理解b句也没有任何困难。
根据人们的这种认知特点,Leech(1983: 15—17)认为实际语言交际中一般要遵循“人际修辞”(interpersonal rhetoric)和“篇章修辞”(textual rhetoric)两类语用原则。其中,篇章修辞又包括可处理原则、简练原则和表达力原则等。所谓的可处理原则,简单地说,就是语言表达应该选择有利于信息处理的结构式,如遵循焦点在尾的准则(end-focus maxim)、重心在尾的准则(end-weight maxim)和辖域在尾的准则(end-scope maxim),而简练原则就是要求可以省略的字眼尽量省略,从而达到突出重要信息的目的。这两条语用原则在实际语言运用中都各有体现。
我们认为,主位化实际上就是可处理原则作用的结果。由于要遵循焦点在尾的准则和重心在尾的准则,所以我们往往选择将表达已知信息的语言成分放在句首,表达新信息的语言成分放在句子的后面,这个过程就是主位化的过程。当然,主位化的具体操作过程很复杂,有时须要移动某些成分到句首,有时句子本身的句首成分就是已知信息,不须要再移动什么。例如:
(13)a此外,要学好语言。b不仅本国语言i/要学好i, c外语j/也要学好j. (HK下—152)
(14)这种“拐弯抹角、意在言外”的委婉,有时候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HK下—106)
例(13)b里的“本国语言”和c里的“外语”是主位,它们都可以看作已知信息,因为它们和a里的“语言”实际上是上、下位的语义关系,而孤立句中它的位置在“学好”的后面,作宾语。
上面还提到一条语用原则:简练原则。运用这条原则可以解释一些所谓的“汉语式主题句”的出现原因。例如:①
(15)那场大火,幸亏消防队来得及时。
这两个句子,逗号前的成分是主题,后面的成分是述题(述位),这没有问题。但它们的主题从何而来呢?有些学者认为它们是基础生成的,并以此来反对“移位说”。其实,基础生成说也好,移位说也好,它们立论的前提都错了,即将主题看作一种句法成分。我们认为,这样的主题句其实是简练原则作用的结果。简练原则要求说话时(包括写文章)可以省略的字眼尽量省略,从而达到突出重要信息的目的。而汉语式主题句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主题分明,一下子就可以识别,这正是说话者追求的效果。因为主题分明,所以接下来评述或说明主题的述题也就可以相对简洁,只表达一些关键信息,省去一些听说双方都知道的或听话人能推断出的信息。比如例(15)(16)的孤立句也可能是:
(15)’幸亏消防队来得及时(灭了)那场大火,否则……
(16)’那种豆子(的价钱是)一斤三十块钱。
事实上,像例(13)(14)这样的句子是简练原则作用的极端例句。在实际语料中,这样的句子并不多见。
其实,学者们所提出的一些主题特征都具有语用的色彩。例如Li & Thompson(1984)指出主题有下列一般特征:1)主题所指的事物必须是有定的;2)主题同句中的动词无任何选择关系;3)动词决定主语而不决定主题;4)主题是“注意的中心”;5)跟主语和动词间的关系相比,主题和述题间的关系要松散得多;6)主题总是居句首位置;7)主题在反身、被动、同等名词组删略、系列动词、祈使等语法过程中不起作用,主题在句法上不依附于句子的其他部分。
按本文分析,主题是主位结构中的概念成分,是话题主位,是主位核。主位作为叙述的基础内在地要求主题就是叙述的基础。可处理原则要求叙述的基础最好是已知信息,因而要求主题“有定”。按现在的句法理论,句子中的所有有语音形式的NP都必须有自己的格身份,这种格身份可由动词或介词赋予。上述特征2)表明,主题无法从动词那里获得格,当然也很少有介词赋格给它,没有格的主题没有句法地位,只能是语用成分,特征5、7)也证明了这一点。特征4)让我们想起Halliday(1994:37)对主位的定义:“主位是小句所关心的内容”。二者的相似不是偶然的,说明主题其实就是主位里的概念成分,这条特征和特征6)都表明,主题是由交际的要求决定的,而交际要求本质上就是一种语用要求。
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主题其实就是我们所谓的话题主位,是主位里的概念成分,具有主位核的地位,因而完全可以在主位结构研究的框架内得到描写和解释;第二,主题本质上是一种语用成分,主位化过程的动力是语用原则,而非句法操作。
现在,我们可以设想主位化存在这样一个过程:假设说话人所说的话在进入交际环境(语境)之前确实有一个孤立句阶段,然后在交际需要的情况下,由于“已知信息—新信息策略”的作用,必须对进入语境的句子进行调整,调整时主要遵循可处理原则和简练原则这两条语用原则。具体过程可用图示如下:
孤立句 交际需要 语境
语用原则(主位化) 语境句
这里还有必要提到汉语里一类特殊的句子——易位句。我们前面介绍的“已知信息—新信息策略”实际上就证明了作为叙述的基础和起点的主位出现在句首是由人的认知心理特点所内在决定的。但是,在汉语口语里,却经常能够见到一种所谓的“易位”现象。汉语中的易位句的类型很多,问题也很复杂(参阅陆俭明 1980,张伯江、方梅 1996:52—70),我们这里只关注和主位有关的易位句。
“易位”这个术语本身就已经表明,我们认为易位是口语里出现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一般指像下面的这些句子:
(17)怎么这么笨呢/你。
(18)……那骨头多哎/那万人坑。
(19)好几天都不吸了,/那地毯。(以上三例转引自张燕春 2001)
(20)那戏/我可是哭了,整整了一代人哪/你。
(21)a那您处理吧/这稿子,b没准是我/看太多遍陷进去了。(《王朔文集》第四卷)
(以上两例转引自张伯江、方梅 1996)
以上各例有下划线的部分都可以看作是后置的主位。张伯江、方梅(1996:53)认为将这些成分看作是主位后置的理由有二:第一,后置主位总是轻读,重读部分总是在它的前面,这和主位轻读、述位重读的语音模式相符;第二,后置成分总是全句最次要的信息,一般是已知信息。两位先生还用语用学里的简练原则对此现象的认知心理特点作了解释。我们认为,简练原则的确是主位后置的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原因可能还是可处理原则作用的结果。后置成分之所以是主位,最重要的理由是后置成分虽然位置居于句末,但它作为句子主位的功用(是叙述的基础)没变,也就是说,它作为以上文为背景的已知信息,对理解前面的成分所起的作用没变。如例(21),如果“这稿子”不出现的话,听话人就会对“那您处理吧”这样的话感到很突兀,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虽然也能达到理解),有了“这稿子”后,听话人就很容易理解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意思了。后置成分的出现可能就是因为说话人在遵循可处理原则的情形下,担心听话人对自己开始就说出的新信息不容易接受,才又将相关的已知信息追加着说出来,及时地提供了理解前述新信息的基础,保证听话人更容易处理新信息。其他的例子也是一样的道理。
主位在句首没有出现,但当新信息完全出来之后,说话人又担心没有主位听话人不理解,于是他又追加着说出主位来。由此看来,易位句的出现恰恰进一步证实了作为叙述的基础的主位在语境中对于语句理解的重要性。这种主位后置其实也是一种主位化,因为它也起到了反连内接前面语篇和作为叙述的基础的作用,而且易位句的出现也是简练原则和可处理原则这两条语用原则共同作用的结果。(张伯江、方梅 1996:52—70)主位在前和主位居后这两种看似迥异的句式其实可以用一种理论统一解释,这正好证明了语言内部的有序性和统一性特征。
4 主位化理论的应用价值
作为孤立句进入语篇的必要调整,主位化对语篇的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从应用的角度来考虑,主位化理论对于语言教学、翻译和语言的机处理都有重要的价值。
就语言教学来说,难点是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而这两点都是基于语篇层面上的教学。理解别人的话和表达自己要说的话都可以从语句的主位结构来考虑。了解说话人语篇里句子的主位化过程,也就不难理解这些话所要表达的意思了。同样,在说话时,为了便于别人理解,我们也要选用一种合适的主位化方式来组织自己要说的话。
按照主位化理论,在指导学生组织语篇时,就要有意识地指导他们将所要表达的内容在编码时进行一种有效的主位化操作。这就像在作学术研究时,你得将自己的思想条分缕析,认真梳理,反映在撰写时,就要选择好每一句话的主位,从而为读者的理解确立一个清晰的视角。同样道理,要想让学生学会如何构造一篇好的文章来,你就必须教会他用清晰的逻辑来表达他的思想。或者用我们的话说,你得教会他如何合理地将一些小句进行主位化安排。例如写人、状景和纪事文章在主位安排上各有所重。其中,写人句子多以人为主位,状景句子多以景物为主位,纪事文章则按照纪事线索(如时间、地点、人物或事件发生逻辑顺序)来考虑句子主位化安排。当然,具体操作起来还会有些变动,但总的指导原则不变。
我们在论述主位化过程中曾经指出,不同的主位化过程意味着不同的叙述角度,而一些语句语义上的差别就是由于这些不同的角度引起的。了解这些差别,将有助于我们对原文更加精确的理解。我们知道,翻译的基础就是正确地理解原文。例如:
(22)(〈见面时点头或握手,有事时走访或通信,口头上彼此也称“朋友”,笔头上有时或称“仁兄”,〉诸如此类,其实只是一种社交上的客套,和“顿首”、“百拜”同是仪式的虚伪。)这种交际可以说是社交,和真正的友谊相差似乎很远。(夏尊《中年人的寂寞》)
[译文](All these are, in fact, nothing but civilities of social life, as hypocritical as the polite formula dunshou (kowtow) or baibai (a hundred greetings) used after the signature in old fashioned Chinese letter writing. ) We may call them social intercourse, but they seem to have very little in common with genuine friendship. (张培基《英译散文选》)
可以看出,例(22)的汉语原文主要是谈论一些交往中的客套礼节,最后一句话是对这些客套礼节本质的概括,所以当然是以这些客套礼节作为叙述的出发点,主位化的成分应该是“这种交际”(指“见面时点头或握手,有事时走访或通信,口头上彼此也称‘朋友’,笔头上有时或称‘仁兄’,诸如此类”)。然而,上面相应的译文却没有完全体现原文的这层意思。译文将We主位化,作为最后一句的主位,让读者感到这句话是讨论人们对这些交际的看法,而不是以客观的口吻来揭示其本质。这样的译文,由于没有完全理解原文的主位化角度,就没有忠实地反映出原文的意图和表达力——原文是客观叙述,因而发人深省;译文变成了主观看法,表达力减弱。
另外,主位化理论对自然语言的计算机处理也应具有较大指导意义。至少促使机器以主位/述位为翻译单位,翻译出来的目标语文章会更贴合原文意图。当然,这其中需要解决的理论上的和技术上的问题一定很多,我们对此只是理论上的思考,尚未进行实质性的研究。
注释:
①这里的“主题”也是topic,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它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话题”。关于主题或话题研究的各种不同意见,可参看石定栩(1999)。
【参考】
[1]G. Brown & G. Yule. Discourse Analysi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2]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 Grammar[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94.
[3]Halliday, M. A. K.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78.
[4]Halliday, M. A. K & Hasan, R. Cohesion in English[M]. London: Longman, 1976.
[5]Li, Charles N. & Sandra A. Thompson. Subject and Topic: a new typology of language[A]. 李谷城摘译. 主语与主题:一种新的语言类型学[J]. 国外语言学,1984(2):38—44.
[6]Leech, G.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 London: Longman, 1983.
[7]Perfetti, C. A. & Goldman, S. R. Thematization and sentence retrieval[J].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 1974 (13), 70—79.
[8]William, J. Baker. An " Information Structure" View of Language[A]. 陈平译. 从“信息结构”的观点看语言[J]. 国外语言学, 1985(2):4—10.
[9]范晓. 三个平面的语法观[M].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10]冯光武. 汉语语用标记语的语义、语用分析[J]. 现代外语,2004(1):24—35.
[11]金春伟. 英语主述位理论中的状语主位化[J]. 福建外语,2002(1):12—15.
[12]李大勤. “关系化”对“话题化”的影响[J]. 当代语言学,2001(2):127—131.
[13]陆俭明. 汉语口语句法里的易位现象[J]. 中国语文,1980(1):28—41.
[14]史有为. 主语后停顿与话题[J]. 中国语言学报,1995(5):97—123.
[15]石定栩. 主题句研究[A]. 徐烈炯. 共性与个性—汉语语言学中的争议[C]:1—36.
[16]王甦 汪安圣. 认知心[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7]徐杰. 主语成分、“话题”特征及相关语言类型[J]. 语言,2003(1):3—22.
[18]徐烈炯. 共性与个性—汉语语言学中的争议[C].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19]徐盛桓. 主位和述位[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2(1):1—9.
[20]杨成凯. 汉语句子的主语和话题[J]. 现代中国语研究,2000(1):35—48.
[21]袁毓林. 话题化及相关的语法过程[J]. 中国语文,1996(4):241—254.
[22]张伯江. 认识观的语法表现[J]. 国外语言学,1997(2):15—19.
[23]张伯江 方梅.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M].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24]张成福 余光武. 论汉语的传信表达——以插入语研究为例[J]. 语言科学,2003(3):50—58.
[25]张燕春. 易位句中的语音问题[J]. 汉语学习,2001(4):23—28.
[26]朱永生. 主位与信息分布[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4):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