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歧视的偏见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8-13
关键词:性别歧视;男性歧视语;语言歧视
一、引言
英美社会语言学研究人士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关注男女言语差异。[1]Robin Lakoff,[2]Peter Trudgill[3]以及Jennifer Coates[4]等著名(社会)语言学家的著作都涉及该话题。他们的研究表明,男女言语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传统语法层次,另可细分为语音表现、词汇选择和句子结构三个方面;(2)语篇修辞层次,包括停顿、句子长度、交谈时间和话轮转换机制等四个方面。[5]
研究人员还究其原因展开讨论[3,4,6],研究结果各异。比如Trudgill[3]曾于1983年提出两个基本假设。他认为女权运动是产生男女言语差异的主要原因。女权运动促使女性逐渐认识到两性语言地位的差异致使女性社会地位低下。某些极端女权主义者希望在男性统治的世界里听到女性的声音,由此产生了不同于男性主流社会通用的言辞用法。Spokeswoman就是典型的一例。Lakoff[2]对该观点持完全肯定的态度,并从社会心和社会语言学的角度作了进一步阐述。但因该论断缺乏充分的例证和翔实的量化数据,现已被社会语言学家摈弃。[7]Trudgill的第二个假设基于劳动创造语言这一前提条件。他指出,使用场合的不同导致男女言语差异。社会分工的结果是男主外女主内。大多数工人用语均由男性创造,言语倾向男性化,特征之一便是粗鲁。女性主要从事家庭劳作,言语特征是温柔、体贴。加之社会规约要求女性在使用言辞用法上不能如男性那么犀利凶猛。久而久之,形成两性言语差异。[3]45-71Trudgill坚持认为女性是语言歧视当中绝对的弱者[3]72,而Lakoff本身就是一位女性研究者,更是赞同这一论断。她的研究课题主要集中于女性受到男性压制的方方面面;尤指在语言使用上,女性的人生观、世界观受到男性的种种影响。[2]其他社会语言学家在讨论男女言语差异的时候,主要目的也在于揭露女性受到男性歧视这一“众所周知”的现象[1],以便唤起人们对女性的同情,并试图寻找某种措施,缓和甚而削除当前局面。借助女权运动这面旗帜,并基于男女平等更应该体现在语言使用平等上这一原则,许多言辞被套上性别歧视的外壳(如nursery, secretary, doctor, chairman等)受到猛烈的抨击。[1] 另有学者[8]却指出,此般语言差异在整个人类语言库中所占比例甚微,不足以得出女性受到言语歧视这一论断。此外,性别歧视(sexism)这一单词本身也存在争议。诸多英美辞典大致都作如下解释:
Sexism: (behavior, language, etc, reflecting) the assumption that one sex, esp. female, is inferior to the other; prejudice or discrimination, esp. against women, on the grounds of sex(性别歧视是指在行为上、语言上反映了其中一个性别(尤指女性)不如另外一个性别这一假想;又特指对女性的性别歧视)。[9]
换句话说,日常生活中的“性别歧视”受害者均指女性,男性则是罪魁祸首。假使需要说明男性受到侮辱(这里指从语言上而言),无论中,即便是在性别歧视(sexism)之词前面加上男性(male)也是不可思议的。[10]更有甚者(比如极端女权主义者)认为当今这个世界是男性主宰的世界,语言也是男人创造的,将人类描述成完全是男性压迫女性的历史。并引申出父系氏族的概念,认为几个世纪以来,男性想尽一切办法压迫折磨女性。[11]
纵观人类语言史便可明白,男性不足以成就创造语言这一重任。女性的力量在某些方面尤为重要。语言的起源至今争无定论,归咎于某个人的突发奇想也已为语言学家所摒弃[12]。现在倾向的结论是劳动创造了语言。我们不去深究到底何时人类产生(生理上的)性别差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人类社会的是男女共同作用的结果,言语更是如此。人们注意到语言当中存在众多歧视女性的现象,是出于对女性的同情也好,亦或是女性本身比较关注语言使用这一现象也好,都忽视了非常重要一点:男性也是语言歧视的受害者。但对该现象的研究却凤毛麟角。即便是谈到,也只是一笔带过。本文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试图揭示人类语言歧视的另一面,为社会语言学的性别研究增加新的视角。
二、语言歧视之男性篇
男性语言歧视现象主要由两大类构成:(1)排斥性的言语歧视;(2)男性偏见的言语歧视。下面具体加以讨论。
(一)排斥性的言语歧视
所谓排斥性的言语歧视,是指部分词语所指代的涵义仅限定于某一特定性别。需要添加修饰词才能描述另外一方。试举例说明:
“这位小学校长(schoolmaster)是我的同学。”
该句本身无法判断“我的同学”是男性还是女性。但大众认为,“我的同学”是男性。需要强调校长是女性时,中英文均可采用增词法(加上“女”)。间或也可采用词形变化的方式,即在词尾加上表示女性的后缀(如waiter变为waitress)。这种现象尤其出现在职业称呼上。某些历史上男性占绝大多数的职业,其从业人员的头衔难免都和男性有关。此外,英文词汇当中还有一些构造比较特殊的单词,虽以“-man”结尾,却可涵盖两性。这类单词也和人类身份有关,如freshman(生手)、spokesman(发言人)、manmade(人造的)、chairman(主席)等。对于这类言语问题,解决的方法比较简单。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在构词法上比较灵活。具体做法是把“-man”改为“-woman”便可表示女性,换成“-person”便可指称两性。若所造新词太长,后缀也可省略。“Chair(主持人)”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原先的chairman到chairwoman,转至chairperson,再到如今的chair,体现了言语变化当中的精简一面。
诚然,以上所举各例就成了支持女性受到言语歧视最好的工具。毕竟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职业不再排斥女性。凡是男性占主导地位的职业,女性也会有一席之地。但是,诸多社会学者却忽略了另外一个对立面:还有众多职业是偏向于女性的。日常生活中随手可见的语言现象告诉我们,许多词语虽和男性纠缠在一起,却没有起到美化男性的作用。诸多和感情有关的词汇,总是非常女性化。假如想要表达对祖国、对于地球的热爱,只能使用“祖国,我的母亲”。用来指称地球和国家的第三人称单数只能是“她(she)”。从小习得的语言,被称作是母语(mother tongue),暗示着母亲或母系亲属在语言的作用,抹杀了父亲的功劳。
上文提到职业名词通常偏好男性。但诸多语言事实表明,还有另外一些职业词汇是倾向于女性的。护士和秘书通常都指女性。假如有位男士是秘书,那么中英文都要加上一个限定修饰词(男或male)。白领女士会被冠上非常动听的office lady(到目前,还没有一个合适的中文对等词),而男性文员仅是普通clerk。小学老师也是女性居多。笔者曾做过一个调查,涉及30名大二学生(男女各15名),针对“My cousin teaches in our local elementary school”回答my cousin的性别问题,28名测试者认为“my cousin is a woman”,另外2名认为无法判断。没有一人认为这个小学老师肯定是个男的。更有甚者,现代汉语当中还出现了男保姆,男阿姨的职业称呼,其前提就是把照看老人和小孩的角色锁定在女性身上,忽视了男性。
由此可见,诸多职业(尤其是涉及到感情方面,或者需要心细的行业,或者只有女性从事的行业)语言都将男性排斥在外。上可以通过添加,或者更换后缀的方式取得平衡,诸如中文这样的象形字语言体系,就很难利用改变字形来达到削除歧视的目的。语言歧视涉及男性的事实不容置疑。从这点来看,Trudgill[3]的第二个假说,分工导致言语差异似乎较为可信。
(二)男性偏见的言语歧视
第二类言语歧视涉及的词语所含外延之意足以抵毁男性形象,其内涵的影响就更加深远了。笔者将此种语言现象归类为带有男性偏见的词语。偏见本指“将属于整体的特征强加于个体之上”,[13]286-288即“以偏概全”。导致偏见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还在于自我为中心的认识论。先入为主,加上类推(analogy)的认知心理,造成了对某一事物的刻板认识。上文提到的针对30名学生的调查问卷当中有这么一句话“Another criminal has been caught.”所有答卷者均认为该罪犯的性别是男性。中都表明,罪犯(criminal)这个单词的显性性别是男性。几乎所有和犯罪有关的单词都和男性有关。提到强奸犯(rapist),女性通常是受害者。虽说犯罪的本身没有性别之分,可是家庭暴力责任方总在丈夫。却忽视了还有很多“妻管严者(henpecked)”成了家庭暴力的牺牲品。
诸如此类针对男性偏见的词汇不在少数,且散在语言的各个角落。稍举英文例子以示之:androcentrism (大男子主义),drunkard(酒鬼),scoundrel (无赖),bastard (杂种),son of bitch (狗娘养的),hound (狗),swine (猪),rat (鼠辈)等等,全和男性有瓜葛。虽说此类词语只占英语语言系统的极小部份,或只是出现在特定场合(比如新闻报导、小说故事当中),使用频率不高,但是这些言语事实的存在的确说明男性也是语言歧视的受害者。
有学者[11]还指出,最严重的男性歧视是“男人”这个单词。一个男人来到人世间,“做一个男人”(to be a man),便伴随一生。这不仅仅是“做个男性”这么简单。社会对于“男人”这个词所赋予的涵义远远超出了男性所能承受的本身。东西文化迥异,却在两性期望上同出一辙。男孩稍微表现出柔软、温柔的一面,便会冠上“sissy(直译为具有典型女性特征的男人)”之名。女孩勇敢不是坏事,起码“tomboy(直译为具有典型男性特征的女孩)”没有“sissy”那样的低人一等的引申义[9]。大众认为,男人讲话粗鲁,而女性就比较有礼貌。可根据Trudgill[3]的调查研究,就平时所使用的语体而言,男女在词汇选择上的礼貌程度差异不大。在日常交流当中,女性是否在插入语的使用上和话轮转换的机制上是否更加礼貌,确实是一个值得进一步商榷的话题。
三、讨论与
诸多语言事实证明,男性也是语言歧视的受害者。本文所讨论的语言歧视范围,仅仅限于词汇和语义层面上的质化研究,未深究篇章层次和认知层次,也未就英汉语言进行对比研究。某些社会语言学家指出[5]21,纯粹讨论语言本身而不涉及使用场合,可能会削弱语言研究的实际有效性。同时,各种语言之间也缺乏比较性别歧视程度的基础。不能因为汉语不是一门屈折性语言,没有那么多表示男性或者女性的后缀就下结论说汉语比英语更加中立;亦或者说日文更加中立,原因在于带有歧视性的英文词汇比日文词汇多[7]。某些女权主义者之所以从量的方面来证明语言只是歧视女性,大多是处于某种特殊需要。语言是一个显性的表现手段。通过更改某些表面上存在歧视女性的词汇,可以达到向男性宣战的目的。但是,他们(她们)没有想到,在更改这些言词的同时,却把男人拉入了被歧视的边界。Wardhaugh[8]对此做了精辟的解释。他认为,男女之所以存在语言使用差异,完全是由于社会化造成的。男女在社会上的分共不同,导致社会对两性的期望值也有所不同。作为传承文化的工具语言,就起到了刻画男性(或者女性)最佳的手段。“男人,应该象男人那样说话;女人也是如此”[18]145。每个社会对于这个标准的界定不同。[13]同一社会条件下的标准也绝非恒定不变。体现在语言上的变化便是动态平衡。语言当中的两性成分不可能也没必要消除。社会出现的众多新生事物需要通过语言给予描述和肯定。涉及两性方面的词汇必定会出现一些不应该有的衍生涵义。由此,Wardhaugh[18]147提出,语言的歧视不应囿于语言本身,应该关注语言使用者。态度决定语言意义。这一论断给社会语言学家提供了研究语言性别歧视的新视角,但需要更多的实证给予支持。
:
[1]杨永林. 社会语言学研究:功能•称谓•性别篇[M]. 上海: 上海外语出版社, 2004.
[2] LAKOFF, R. Language and woman’s place[M].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75.
[3] TRUDGILL, P. Socio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and society[M]. London:the Penguin Group, 1983.
[4] COATES, J. Women,men and language:a sociolinguistic account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s[M]. London: Longman Group UK Limited, 1986.
[5] COULMAS, F. The handbook of sociolinguistics[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6] FROMKIN, V. AND R. RODMAN. 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M].Orlando,Florida: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1988.
[7] MESTHRIE, R. Introducing sociolinguistics[M].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0.
[8] WARDHAUGH, R.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M]. 3rd ed.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9] Shorter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M]. 5th ed.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10] 孔庆成. 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两面观[J]. 外国语, 1993(5): 15-19.
[11] AUGUST, R. language against men [M]// W. H. ROBERTS & G. TURGEON.About Ianguage:A Reader for Writers.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145-176.
[12] AITCHISON, J. The seeds of speech:language origin and evolutio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13] SAMOVAR, A,R. PORTER.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5th ed.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上一篇:语言符号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关系探源
下一篇:对新时期文学的一种历史性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