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海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璐 时间:2014-01-07

 摘 要:从时代背景入手,分析海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以及改革至今其面临的严峻挑战和仍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在最后针对还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海关;行政管理;改革
  
  一、海关行政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党的十七大以来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近30年来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历程,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与相对来说已经发展得较为完善的经济体制相比,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滞后,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于2007年6月25日在中共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之中又进一步强调:“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在如此宏大的行政改革浪潮之中,海关系统作为国家行政系统之中的一个相对独立但却十分重要的子系统,也同样面临着改革的巨大考验。经济的快速腾飞,国内外的新形势以及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要求海关行政管理体制必须作出与其相适应的改革,从而保障海关业务顺利开展,推动海关现代化建设向前迈进。
  二、海关行政改革的现状
  十六大召开以来,中国经济突飞猛进,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站在了世界的舞台上迎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为积极应对挑战、推动国家进一步向前发展,在2003年全国海关关长会议上,时任署长牟新生提出“全面建设现代化海关第二步发展战略”的目标,由此翻开了海关系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篇章。
  国际贸易的高速发展,使简化海关通关手续、促进贸易效率与海关严密监管、维护贸易秩序成为了当代海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方向。如何提高人力资源效率、行政资源效率及行政能力,成为影响海关未来发展方向的新命题。海关旧的行政管理体制面临着严峻考验,存在着许多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方面。
  首先,“越规行权”现象严重。海关行政职能复杂,牵涉面广,涉及资金巨大。因此,由于监管缺失,出现了一些行政人员为获得利益而超越制度规范行使权力、超越自己的权限范围行使权力的现象,从而导致了许多腐败现象的发生;其次,行政执行效率和效力不足。在海关的许多重要业务领域,旧的业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和国际贸易形势的要求。并且,由于海关行政执行效率和效力的不足,使行政资源无法为新业务的开展提供相应的服务,造成了一些业务无法正常启动;最后,行政资源分布不合理。目前,海关在一些企业少、分布不集中、效益低下的地区建立了不少关点,这占用了海关大量行政资源,不仅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增加了管理成本,并使一些企业集中、效益较高的地区对行政资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无法开展日常业务。
  三、对完善海关行政制度的建议
  为完善海关行政管理制度,提出如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行政管理理念的转变
  国外许多国家改革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海关要想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转变管理理念成为了海关行政体制改革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新公共服务理论对当代政府的职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那就是政府的工作重点在于“服务”,而不是“掌舵”。海关作为一个政府部门,在关注公众利益、强化服务意识、突出公共服务等方面上是责无旁贷的。因此,海关必须转变其原有的行政管理理念,完成海关行政工作由“强制导向”向“服务导向”的转变,建设“服务型海关”。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已不再只是海关管理的对象,它已成为了市场经济的主体部分。海关行政工作理念必然要向着怎样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推进贸易便利化进行转变和改革。这样才能使海关行政人员切切实实地把海关业务当成为人民服务的一项基本任务来尽力完成,才能减少行政管理过程中各种“越规行权”的现象发生,从而在根本上杜绝腐败事件的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