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诚信档案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3-26
3.诚信档案的建立有利于高校诚信教育的规范性、延续性。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诚信教育主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不定期的诚信舆论宣传和较为分散的诚信社会实践活动等模式出现,没有形成规范的、固定的教育机制,因此一般也没有被纳入到学校正规的管理体系中去。而诚信档案的建立,有助于把诚信教育切切实实地融人到学校许多管理部门的日常管理事务之中。在诚信档案的建立和有效实簏与利用的过程中,学校相关部门如学生处、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等将共同参与进来。同时,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目标管理体系、诚信评价体系,诚信监督机制和赏罚机制、诚信档案利用反馈机制等都将得到不断的补充和发展,一整套科学、合理、公平、操作性强的高校诚信教育管理机制将逐步地作为制度保障和完善起来,这对于把诚信教育长期有效地坚持下去无疑有着显著的意义。
4.诚信档案能有效制约学生的不诚信行为,加大不诚信者的“成本”,对大学生们的学习和做人都有很好的制约作用。对于诚实守信的大学生而言,自然不用担心诚信档案对自己今后的求职与发展有何不利的影响,反而因有了诚信档案,用人单位轻点鼠标就会对自己知根知底,会使今后求职少费一些口舌去证明自己。相反,那些缺诚失信的大学生求职时就再也难以夸夸其谈了。极大地方便了用人单位选拔良才,降低风险,节省费用,对企业而言自然是利好。而且,当大学生们得知自己平时的学习、生活表现都将记录在案,并会影响到今后的择业时,谁还敢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而缺诚失信呢?可以说,给大学生建立诚信档案,就犹如给大学生们头上套一个无形的紧箍咒,会迫使在校大学生们更加勤奋学习,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
参考文献:
[1]焦青.从高考考生电子档案谈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兰台世界,2006,(3).
[2]谭磊.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 推动高校诚信教育.云梦学刊,2006,(4).
[3]郑凌云.大学生诚信教育方法探讨.南方论刊,2006,(2).
[4]靳敏.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探索.思想理论教育,2006,(7).
[5]秦丽君,池卫东,李虎斌.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的探索.教育探索,2007,(9).
[6]周冀.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建立与利用.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8).
[7]龚志伟.建立开放式诚信档案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丽水学院学报,2008,(12).
[8]王芳.论大学生诚信观教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1).
[9]王艳玲.论诚信档案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意义[J].中国成人教育,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