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强档案馆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龙丽旭 时间:2014-03-26
  (三)利用手段应多元化
  积极主动地从利用者角度来开展多元化的公共服务是提高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的最好体现。其一,充分发挥窗口作用。主要是充分发挥“调阅利用窗口”和“现行文件服务窗口”这两大服务窗口的示范作用,进一步提高窗口的服务质量。这两大窗口是档案馆的形象窗口,提高它们的公共服务能力是提高整个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的关键。其二,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借助档案馆馆藏资源优势,根据不同时期用户的不同需求,向社会推出编研精品,还可以通过开展主题展览、学校教育、邀请参观、信息咨询等方式吸引广大民众到档案馆来。其三,进一步提高档案开放程度。加快档案开放步伐,抓紧作好大量未开放但依法可以提前开放的涉及经济、科技、文化及公众合法权益的现行档案的开放工作,把现行档案开放与政府信息公开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简化查阅手续,降低社会公众迈进档案馆大门的“门槛”
  与一般的图书资料不同,档案具有保密性,不同密级的档案,其利用范围是不同的。用户如果想查阅利用某一档案,需要出具合法的证明和办理相关的手续后方可进行。笔者认为,繁琐的查阅手续确实给公众利用档案带来诸多不便。档案馆可以在依据本国国情和本馆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国外经验,合理简化查阅手续,尽可能减少利用档案的各种条件限制,降低社会公众迈进档案馆大门的“门槛”,为公众利用档案提供便利。
  (五)优化服务环境,为公众提供一个集工作与休闲于一体的好去处
  环境的优劣对于利用者心情的好坏、工作效率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影响。档案馆在服务环境上进行优化,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淡化档案馆的神秘色彩,使利用者在利用时感到轻松自在、心情舒畅。为此,档案馆需要优化服务环境,为公众提供一个集工作与休闲于一体的好去处。
  首先,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通过提供形式多样的检索工具体系,配备各种科学、易用的利用设备,开辟宽敞明亮的阅览大厅等,满足利用者的工作需要。利用者到阅览大厅通过目录索引、书目卡片等检索工具方便查找;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查阅,在电脑上寻找自己所需要的档案资料。档案馆还为公众提供缩微复制件,利用者通过阅读复制机可以直接从缩微胶片上获取复制件。阅览大厅设有复印机,供利用者自由使用。
  其次,营造一个轻松的休闲环境。根据本馆的实际情况,可以开设小书店,供应各种档案编研出版物、图书、资料、杂志、报纸等,满足利用者的精神需求;可以开辟专门的展览室,定期举办丰富多彩、贴近社会生活的专题展览,扩大档案馆的社会影响,开阔利用者的视野等等,使档案馆实实在在地成为具有很高文化品位的休闲场所。
  (六)全面提高档案馆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
  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档案馆的工作人员来推动和实现。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公共服务职能的深化对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放型、服务型、公关型、复合型的公共服务人才是档案馆人才培养的方向。有了这样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档案馆才可能实现高水平的管理和优质的公共服务,切实提高自己的公共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倪红.以人为本,增强档案公共服务能力.上海档案,2007(1).
  2.孙艳秋.提升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能力的基本措施.兰台世界,2009(24).
  3.关继南.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中国档案,2006(4).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