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与岗位绩效工资实施相匹配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4-25
档案资料从形成到归档,跨越了多个部门,要加强归档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意识,建议调档时以只读形式调阅,以防删改与误操作而造成文件的改变。
四、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为岗位绩效工资改革提供增值服务
档案管理是一项服务性很强的工作,为了资源更加高效合理利用,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成为必然。针对中央下发的新文件,开发出隐藏在档案中的有用信息,积极提供利用,使静态的信息活化,让档案为岗位绩效工资改革政策提供有效数据,才是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
五、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为岗位绩效工资改革化解纠纷
在任何新政策出台之后,都会遇到这样和那样的难题,尤其是在岗位编制与实际人数之间存在矛盾,僧多粥少,难免会遇到方方面面的阻力。由于是竞聘上岗,对教师而言,不是领导的一句话就能决定谁能胜任,“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谁有理,档案就是最好的依据。收集完整的荣誉等个人档案,有力地维护了教师自身的权益与尊严,有了依据,也化解了别的教师的不服心理,从而将不必要的纠纷化为零。
六、实行每位教师人事档案信息的动态跟踪
要对每位教师的信息及时增补、完善,校核有关人事信息,他的每一次工资的变动、职称的晋升、荣誉的取得随时更新,将静态性信息描述为动态性的信息,不断充实人事档案信息内容,全面、准确地反映个人的真实面貌,提高利用效率与公信力。
七、对每位教师的档案都不分巨细悉数保存
要将每年发生在教师身上的信息,帮助整理存档,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尤其成绩显著的老师,例如培训、论文、学术交流、采访录像、珍贵照片等都一一保存,留心收集,整理成册,这将对每位教师的职称评定、晋升岗位工资起到不小的促进作用。
八、让人事档案管理放射出育人的光芒
在对每位教师记录档案的过程中,要体现出潜意识中的个人行为、职业道德、心理素质、人际关系、无形的行为准则,将自身形象与学校的价值观融合起来,具有向外辐射的育人作用,不仅可以在交流过程中作为精神文化的一部分,而且能极大地丰富学校自身的形象、价值观的显现。由于对原始的档案资料进行了再加工,从思维的角度更好地诠释了向外辐射的育人作用。
九、各项编研材料使教师教学水平升华
要深层次开发利用学校档案,通过编写各种专题论文,将教师的专业选题中符合自己专业发展的趋向,学科教学中针对当前新课改的学科,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用新的视野、新的思路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找到新的研究切入口、突破口。将创新的探索实践的课题重点研究,主要放在教育教学实践层面上来拓展,将会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在无形中得到升华。
综上所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横贯各类的重要基础工作,新的形势、新的政策赋予了档案新的理念、新的发展机遇,也是一门新的课题,同时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事档案工作的创新是今后工资改革发展的需要,又为人事档案工作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路径。人事档案工作只有惟新是图,不断创新服务机制,才能使人事改革充满生机与活力,在新的领域开拓奋进。
下一篇:关于加强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