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校学籍档案管理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岳锐 时间:2014-04-25
    二、加强中职学校学生档案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树立现代化档案管理理念
    随着中职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已提上了重要议程。档案管理工作要想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就要实现从上到下的思想转变。一方面,作为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学籍档案管理在学校教育中的价值、地位和作用,意识到学校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进而转变传统的档案管理理念,强化档案管理意识,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作为档案工作人员,必须更新档案管理理念,突出档案管理的信息服务功能,加强对学校档案信息的综合分析和深度利用,实现学校档案工作从简单的管理型服务向研究开发型服务的转变,把学校档案管理部门建设成为人才工作、干部工作的信息库和参谋部,使档案人员立足于学校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
    (二)建立健全归档材料的形成、收集和传递制度。
    1、规范归档材料的要求。按照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规定,归档材料必须统一使用16开规格的耐久性较好的纸张,字迹材料应是耐久或比较耐久的,不得使用圆珠笔、复写纸、红墨水、纯蓝墨水及铅笔书写,也不宜采用喷墨打印件归档,应选用激光打印件或静电复印件归档。凡是不符合要求的,必须退回原形成材料单位重新处理后方可归档。
    2、建立归档材料收集制度。虽然中职学校学生档案材料的形成渠道多、来源广,但材料形成大多是比较有规律的,只要你留心去观察,是不难掌握的。如中职学校学生的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收集招生时形成的和中职学校入学前的档案材料,这些档案材料应在招生录取时和学生入学时就着手抓紧收集。第二个阶段档案材料的收集,除了平时有规律地收集学生在学期间的所形成的德智体能、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各种竞赛及各类证书复印件等材料外,还要从党、团组织收集他们加入党、团组织的材料,向教务处、团委和学生会收集评优评奖等材料。第三阶段是最重要的收集阶段,即毕业之际对学生在中职学校期间德智体能的总结和评价材料,大致可形成的材料有:毕业生登记表、毕业生鉴定表、成绩总表和积分表、中职学生体育合格登记卡、毕业生体检表等材料。此外,还应建立学生档案收集归档制度,形成收集网络。
    3、严格毕业生档案转递制度。一方面必须认真执行档案转递制度,严格按照档案转出的程序进行:如填写转递单—填写转档登记—严密包封—通过机要转递—检查收存回执—回执未退的及时催查(应在一月之内)。同时,还应注意接收单位是否具备文件中规定的“县(团)级以上的组织、人事部门或县级(含县)以上人才服务中心”等具有管理档案资格的机构。若用人单位不具备保管条件的,应送到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保管。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档案转递出去后造成档案丢失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对中职学校毕业生档案中能够体现在学期间德智能绩的综合材料,如毕业生登记表、学生成绩总表、毕业生基本情况表(积分总表)等材料形成一式二份,其中一份存放在毕业生本人档案中,另一份存放在学校的学籍档案中。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今后部分学生的档案丢失后重新建档(即毕业生通过原所在学校保存的学籍档案的复印件来重新建档),同时也可以避免有些毕业生利用重新建档的机会弄虚作假,如做假材料、开假证明,涂改成绩等的现象发生。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