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成本控制 提高成本运行质量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1-04
一是完善合理的监督、约束机制。建立风险抵押制度,风险控制机制,责任人与职工的利益制约机制,同时强化了成本考核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二是实行链条成本责任追究制。从基层班组做起,抓住了成本投入的源头。同时,财务部门从指标的确定上进行测算和控制,形成了“双向核算”体系,通过经济责任制上下追究责任考核,使成本管理中各个要素处于受控状态,使成本管理制度更加规范合理。
三是推行刚性考核奖惩制度。加大业绩考核力度,建立严格的成本效益考核兑现机制。坚持成本效益一票否决制度,各级责任人逐级签定成本责任目标,并按照谁节约,谁得奖,谁超支谁受罚的原则,严格考核,重奖重罚。对完不成成本指标的单位或部门,取消年终评优资格,并按年度超支额一次性惩罚。
(五)健全框架支撑体系。
精细化成本控制管理法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了真正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我们下功夫夯实构建了以职能转变、过程控制、生产经营协调运行,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为四大支柱的整体保障体系。
一是转变机关职能。要求以往掌握费用的经营管理部门由亲手花钱转达到监控花钱,要求管理部门由过程控制到制定规则,要求生产部门以投入产出比为依据进行论证先算后干,要求政工部门为改革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要求通过转变职能,重点做好事前的论证、审核、把关,外委项目控制;事中的经济活动分析,投入产出问题查找;事后的经营成果考核、评价。
其次是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四新”技术,通过技术更新和技术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耗物耗和废品损失。
三是生产经营协调运行。按照先算后干的要求,共同在经济产量上做文章,在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运行方式上,通过采取优化运行方式、调节用电平衡等措施,在生产过程中降成本。
四是搞好群众经济技术创新工程。要使低成本战略发展做到经常化、持续化,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发动群众拣芝麻。我们正是将工作的落脚点放在发动群众走全员管理之路上,在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各项措施中,通过开展经济技术创新工程,走出了一条群众性创新创效之路。
二、精细化成本控制法今后完善方向
近年以来,运用精细化成本控制法,创新经营管理理念,变革成本管理方式,走出了一条降本增效之路。不是孤立的方法改进,而是整体的配套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带动全公司成本管理工作,见到了明显的实效,但在实践中仍需不断完善。
一是进一步完善规范全员性成本管理运作体系。要把以群众为基础的全员性成本管理同与专业技术人员为骨干的技术型成本管理结合起来,使发动群众同依靠专业技术人员的成本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从上到下形成一种人人参与,人人管理的局面,从而堵住管理漏洞,降低工作成本。
二是突出管理运作体系中的各经济技术关键点。目前,石化企业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粗放现象,比如工艺条件、设备检修周期等要素存在经验成分,缺乏深入的技术经济评价成分。因此,在走群众与专业人员相结合道路的同时,重点突出技术成分,加强消耗、设备检修周期等技术经济分析,通过专业人员的管理,对生产工艺条件、原材料找出最佳、最经济的工艺条件,必定会进一步扩大降低成本的空间。
三是以精细化为基础,不断实施操作过程的优化。在量化细化各项指标的过程中,基层各单位从各个环节明白了影响成本的要素。为我们抓好操作过程的优化提供了最可靠的保障。通过整个操作过程最优化状态的追求,使成本变为一种可控可抓的定量,切实体现了成本过程控制的科学性和经济性。因此将在今后的成本管理、控制工作中继续加强精细化成本控制办法的实施。
下一篇: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控制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