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成本管理中的成本意识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许丽 谢武 时间:2014-01-04
       同时,管理主体要加强与下属的沟通,在与下属的谈话中及时发现企业的问题,解决问题,免遭不明的损失,降低企业的成本。
        4.3 树立现代成本意识  现代成本意识是指企业管理人员十分重视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不受“成本无法再降低”的传统思维定式的束缚,充分认识到企业成本降低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然而这种降低必须建立在维护企业效益的基础上,因此必须是“有计划、有组织的”。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扩展成本控制的范畴,以管理部门牵头,扩展到设计、生产、供应等部门,要求每个部门、每位员工都树立良好的成本意识,形成贯穿整个企业的“组织化成本意识”;同时提高成本控制的定位,将成本控制的理念向决策领域渗透,从选择项目的种类、规模时就注入成本观念,确立具有长期发展性的“战略性成本意识”。
        4.4 建立企业的节约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强大的内在驱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企业文化的竞争。构建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企业作为社会资源的主要使用者,更应当成为节约的主体。
        荀子曾提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温家宝总理在关于“节约中国”的重要讲话中也提出,要在全社会生产、流通等各个领域,注重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由此可见,节约对于个人、组织的重要性。而“节约型”的企业文化,可以转化成具有持久优势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不断带动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4.1 形成节约的价值观  企业节约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员工拥有共同的节约观点和勤俭办企业的责任意识。这与当代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也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当节约成为整个企业的价值观,成为全体员工共同认同的信念和行为准则,才能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服务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然而任何观念的形成都是一个长期酝酿的过程,特别是由诸多人员组成的企业,职工间的相互影响力巨大,因此,在形成节约价值观的过程中,要注意:节约价值观的确立要以企业目标为基石,结合当前目标和长远目标,发挥其对员工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价值观的确立要以企业运营为内容,做到贴近生产、贴近经营、贴近管理。
        4.4.2 加强节约制度建设  对于少数员工而言,靠个人的自律效果不佳,只有以节约价值观为核心构建节约的制度,通过行政约束机制、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来保障节约文化的建设。因此,在建设节约制度时,要立足于制度建设、组织建设、检查监督体系建设三个基本点,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建立起由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共同参与的企业节约文化建设运行机制,对企业各层次员工严格要求,落实责任。
        4.4.3 创新技术,节约成本  面对金融风暴,宁波万华聚氨酯公司MDI装置技术创新,每年可为公司节省成本300万元。赣州供电公司通信自动化分公司编程设计的GMS短信传输方式的远动信号中断报警装置,为该分公司节约生产成本费用59000余元。由此可见,不断更新技术、淘汰落后工艺是企业实现节约、保持长久效益的关键。丰田公司虽然在办公用品上极度节约,但是每年的科技投入费用大得惊人;微软公司每年都会投资一半的利润到研发中。
        企业要树立技术创新理念,不断引进技术人才、先进技术设备,实现产品的升级改造;同时注重营销模式的创新,合理利用管理信息系统。节约人力、物力、财力。
参考文献:
[1]董文华.煤炭企业的成本意识与管理实践探讨.山西焦煤科技,2010.3.
[2]李进军.企业成本管理问题与改进完善[J].现代企业,2007,(10).
[3]夏艳琴.企业成本管理问题探析[J].中外企业家,2010.Z1.
[4]王金娥.上市公司全员成本管理建设之我见[J].中国总会计师,2010,(5).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