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球化背景下的新闻传播高等教育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1-08
关键字 全球化 新闻传播高等教育 内外兼修
信息技术发展的推波助澜下,经济、科技和政治、文化领域的全球化趋向日益突出,并逐步成为世界发展的客观现实和社会各界争论不休的显要话题。但正如英国学者汤林森(John Tomlison)所指出的:“全球化一词,其最为普遍和最无争议的含义,是指世界上各种社会、文化、机构及个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快速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将包括某种时间与空间的压缩。即对跨越这些客观存在所有有形或想象的时间,加以戏剧化压缩而使距离缩短,好像把世界变小了,在某种意义上也使人与人之间相距更近。但同时,这一过程也在‘扩展’各种社会关系,把制约我们日常生活的各种关系从本土范围扩展到了全世界。”
一、思变:全球化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全球化对我国新闻媒体发展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经济、技术和文化三个领域,而这三方面的变革与调整也对新闻传播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现实要求,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
首先,是在经济领域。为应对经济全球化,我国媒体的任务相应调整为需兼顾企业利润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双重要求。这促使我国新闻传播业管理体制不断进行深层次的变革与探索。因此,在决策层面上,既懂新闻专业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就成为了媒体的迫切需要。
其次,是在技术领域。技术的发展,加深了全球的媒介融合化的进程。虽然在不同传播语境下,媒介融合包括了媒介科技融合、媒介所有权合并、媒介战术性联合、媒介组织结构性融合、新闻采访技能融合和新闻叙事形式融合等方面的内涵。但毫无疑问,技术是其中决定性的影响因素。而媒介融合不仅为整个媒介生态带来颠覆性的变革,也带给媒体工作者带来如何对内容精准定位、对表现方式适当选择、对传播流程有效地进行控制与管理等方面更大的挑战。因此。在应用层面上,媒体对于具有广博的知识体系,精通各类媒介特点及规律,掌握基本但全面的技术能力的“超级记者”的需求也逐步凸显。
最后,是在文化领域。资本与技术的强大逻辑无可辩驳。而文化的全球化则充满了歧义,是一个内在的一体化与分裂化、单一性与多样性相互博弈的矛盾统一体。但我们必须看到和警惕的是,在文化全球化名义下,强势媒体可能实行的文化帝国主义及不平等的文化殖民现象。因此,我国媒体在对于优秀文化传承上,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兼顾国际性与民族性就成为了最为关键的问题。而这无疑对媒体工作者的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之,随着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媒介的发展,迫切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无论这些人才是懂新闻也懂政治、经营的管理型人才,还是一专多能,适应媒介融合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但他们都应该具备宽阔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往能力,良好的新闻专业素养,深厚的人文情怀,坚实的人文科学知识基础和极具包容性与扩展性的学习能力。
二、求通:顺应全球化趋向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策略
以全球化在经济、技术和文化领域提出的要求,来考察传统的新闻传播高等教育实践,我们会发现,现行的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体制在学科结构、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需求三大方面存在着诸多的不适应。本文试图从这三大症结人手,探寻切合全球化挑战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新策略。
1,现存问题:学科结构单一。从世界范围看,如今的新闻传播学科至少应该包括通识教育、专门学科基础教育和新闻传播专业教育三个层面的内容。“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的理念应该是造就具有远大目光,通融见识、自由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所需要的高层文明教育和完备人性教育。”。专门学科基础教育是指新闻传播学科之外的一门专业学科相对完整的知识系统的教育。从国外著名新闻传播院校的实践来看,在保证通识教育和至少一门专业学科教育之上进行新闻传播的专业教育已经是普遍的学科结构原则。而在我国当前的新闻传播高等教育中,一方面,有关通识教育的选修课、特别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比例相对过小,另一方面,与新闻专业教育配套的其他专门学科基础教育则更为缺乏。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很可能造成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失衡,更无利于全球化背景下学生进行跨文化传播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解决路径:优化学科结构,内寻中华文化之根,外借其它学科之长。
文化的变化相对缓慢,有着较为稳定而恒久的影响力;而工具性知识则更新很快,在短时间内对整个社会文化有着较强的反作用力。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我们要培养具有国际传播能力和舆论引导力的人才不是一句空话。我们必须回答,学生走出去后究竟对外交流传播些什么内容?又用什么来进行舆论引导?事实上,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应该首先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增加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经验和加强新闻职业道德理念建设的相关课程。将中华的人文基因深深地内化到学生心中,只有牢牢扎下中华文化之根,才能在国际交流和舆论引导中不失中国的教化与立场。
全球化的深入使得编辑记者的角色由新闻采编到知识生产与管理的转变,这自然对编辑记者的知识结构与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面对更为复杂的信息体系。要实现这一角色的转变,新闻教育在加强通识教育的同时,还应注重其他学科知识的补充,应该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选修自己感兴趣的各种不同领域的课程,比如学习科学、经济、环境、管理、艺术等等,甚至以某科为主,培养相关领域的新闻传播的专门人才。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专业学科都是外部性的,具有可拓展、易变动的特征,可以根据时代发展和媒介需求进行相对灵活的调整。
我们学科结构优化的目标应做到让学生在较为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的国情与传统的基础上,不断了解前沿学科的发展,才可能使其对内和对外传播技巧得到融通,提高他们进行国际传播时的沟通和引导能力。
2,现存问题:专业课程体系与内容陈旧。目前,新闻学专业从课程设置来看往往只针对电视、报纸或网络三类媒体之一来设置具体课程。特别是实务类课程,比如报纸新闻学专业主要围绕报纸规划采写编评,涉及广播电视及网络的的内容基本都是一带而过。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所开课程则以广电为主,对网络及报纸的业务甚至都不会涉及。不仅如此,专业课程内容也相对陈旧,并未及时吸纳快速发展的业界实践成果和日益深入的学界探索成果。特别是在技术层面,与快速变化的业界主流技术体系之间存在差距,致使课程的前沿性和实用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虽然进入信息时代后,一些新闻院系做出相应变革,但这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课程体系和专业内容陈旧的问题。在技术全球化的过程中,业界对融合新闻工作者呼声越来越高的背景下,这样的课程体系将很难适应融合新闻的采写与编辑。因而,高等新闻传播教育很有必要在培养学生单一媒体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打破媒介专业设置的壁垒,加强与其他媒介及其他领域合作,丰富媒介专业授课内容。
解决路径:更新课程体系,内练核心专业技能,外修媒介融合技巧。
在新闻专业课程的设置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方面,向来存在着全能与专精的矛盾。而随着技术全球化的扩张,新媒体的发展来势汹汹,并逐步导致各个媒介边界的消弭。这种媒介融合化的趋势,使得“全能”与“专精”的矛盾更加激化。
上一篇:如何增加中国新闻史教学的附加值
下一篇:浅论语义图形的设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