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视角下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薛倩 时间:2014-01-08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逐渐把高校推向市场,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了市场化时期。本文立足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的特点,将市场营销理念引入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在就业指导中采取积极的市场营销策略,通过就业市场的调研、定位和开拓来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以期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战略目的。
  关键词:市场营销;毕业生;就业指导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高等学校无论就其生产的精神产品——科学技术,还是物质产品——人才,都必须通过市场中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1]高等教育的市场化趋势明显,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和深化,确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双向选择”的基本就业制度,高校毕业生就业进入市场化时期。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自觉运用市场营销理念指导毕业生就业工作,毫无疑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及就业指导的转变
  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依靠行政命令实行“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高度集中地人力资源调配方式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行政命令下完成了就业和招聘行为,毕业生就业分配办公室是高校就业工作部门,负责办理毕业生资料的整理和相应的手续。
  “双向选择”与“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为毕业生就业市场带来了活力,毕业生充分享有就业自主权,同时将毕业生置入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尤其是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每年以几何倍数的增长势头涌向市场,高等教育供需矛盾增大,毕业生就业压力剧增。由此可见,高等教育的改革把高校推向了市场,市场成为毕业生资源配置的手段。毕业生是高校的“产品”,用人单位则是高校的消费者,高校将其培养的毕业生推向就业市场,满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需求的过程就是高校开展市场营销的过程。[2]
  二、将市场营销理念引入就业指导工作
  (一)顾客满意理念。高校就业指导树立顾客满意理念,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的培养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毕业生。具体来说,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加强市场调研,掌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要状况和认可标准,并根据其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保障用人单位的人才供给。在用人单位的招聘中,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热情、周到提供服务,让用人单位在高校招聘过程中感到满意。
  (二)质量管理理念。营销视角下,高校是负责为用人单位提供合格毕业生的“生产商”。高校就业指导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职业指导为社会输送素质与能力并重的优秀毕业生;加强毕业生求职心理指导,调整毕业生就业心理状态,提高择业就业的心理素质。质量管理理念还体现在高校就业指导过程中,要严格诚信行为,在毕业生相关资质审核中要要严把质量关,将真正优秀的学生推介到用人单位去。
  (三)全员营销理念。首先,毕业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能按照企业要求进行我营销。高校就业指导中注重就业技能和技巧的培养,让毕业生在市场上主动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岗位。其次,高校就业指导要联系校友集中就业的单位,让校友良好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成为就业营销的模板,以期达成长期就业合作意向。同时,通过组织往届毕业生定期聚会等活动,占有校友资源,为毕业生提供校友所在区域的就业信息,鼓励有条件的校友为本校学生进行就业推荐,形成一个校友营销网络。最后,要注意整合高校内部全体教工资源和外部资源,全方位,多角度为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
  三、高校就业指导中市场营销策略的应用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调研。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调研是毕业生营销的前提,具体内容为:1、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积极参加各地市的人才交流会,回访长期合作单位,邀请本校对口单位座谈,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及其选择毕业生的标准和流程;2、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及时解读将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引导毕业生看清就业的内外部环境,帮助毕业生正确分析本专业就业的特点和机会,勇于迎接就业挑战;3、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全面掌握本校毕业生的就业愿望和理想,调查区域性、行业性人才需求状况,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做好毕业生就业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