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高专《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探索
【论文关键词】高职高专 市场营销 课程改革
【论文摘要】高职高专教育以职业定向教育为基本特征,其课程应使学生能获得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职业能力和相关的职业体验,以促进职业能力的形成。本文就高职高专《市场营销学》课程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旨在进一步完善《市场营销学》对营销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一、高职高专《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市场营销学》是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必修课和核心专业课,对学生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能力培养起着关键作用。
为企业培养合格的营销人员是我院营销专业的重要职责。从目前用人单位对才毕业的学生的评价来看,我院营销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社会适应力不足、专业技能不突出、职业拓展能力差等问题。虽然有些毕业生井不缺乏从事营销岗位工作的理论知识,但是,胜任某项具体营销工作的职业能力明显不足。究其原因,一是部分教师对高职高专教育定位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没有真正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仍然停留在讲解教材,做教材的奴隶,以知识为中心、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的现象仍然存在;二是学生缺乏将所学营销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主动性,绝大部分学生只是“读死书,死读书”,在学校期间很少有同学会自己参与社会实践,毕业时难以适应各类企业对营销人员的基本要求。
因此,高职高专《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应该充分体现出高职高专教育特征,使学生能够获得工作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理论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体验,促进职业能力的全面形成和提高。
二、高职高专《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应坚持的原则
高职高专《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和社会发展需要。课程改革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理论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统一,加强能力培养
《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要坚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但不仅限于针对某一岗位的职业能力,还应关注在一定职业领域内可迁移的职业能力。因此,在进行《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时,应先确定营销专业的特定岗位(营销员),再以职业岗位群(市场调查、客户管理、销售代理、营销策划等等岗位群)现实与发展的需要,来界定能力培养的目标与范围。按照营销专业工作流程分解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安排课程结构,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以工作项目或任务为驱动,强化课程特点
《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应从岗位工作任务出发,以工作项目任务为驱动,实现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 让学生“在工作中学”,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综合、职业能力与职业态度的综合,提高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三)实现课堂教学与“取证”融合
职业资格证书是高职高专学生就业时的“通行证”,获取“双证”(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是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的有效工具。因此,《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应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获取岗位资格证书为标准,将有关资格证书考核的内容融于所设课程中,既让学生学到专业必备理论知识,也能提高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