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验室建设与理性管理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蕾;张国琴; 时间:2014-05-28
  3 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可行性对策
  
  3.1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实行信息化管理
  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是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将实验室中的资源、事务进行处理,并通过计算机进行开放型管理。其重要意义是使得实验室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延伸,它不仅能加强实验室的调度管理,资源共享,减少投入,还可大大减轻实验室人员的工作量。实行信息化管理有以下几个突出的优点:一是计算机巨大的信息处理功能大大减少了实验室管理的工作量,从前需要多人共同完成的工作。现在只要很少的几个人就能完成。二是对实验室的各项资源(如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各种财产、文件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易于实现资源共享。三是实行信息化管理后,信息集中,能为资源的使用开发提供各种方便,如仪器设备的查询等。四是信息的综合加上计算机完善的功能,使数据的统计、修改即时、迅速,可以为各级部门、科研工作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因此,加强信息的使用与流通是建设与管理好实验室的当务之急。
  3.2加大对实验室的投入,实现科学化管理
  实验设备是实验教学的硬件,硬件设施的先进与否反映了一个实验室的现代化程度和实验水平。应结合基础课实验室现状,把更大精力、更多财力投入到提高教学质量上,充分利用各方面力量支持高等学校的发展,切实解决学校在提高质量方面的实际问题,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把更大精力、更多财力投入到提高教学质量上,要根据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围绕影响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方面,明确目标要求,制定具体政策,努力开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新局面。
  科学设岗,合理定编,竞争上岗。建立严格的考核量化指标、奖惩制度;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明确岗位职责,实行目标管理。在定编定岗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各类实验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目标,对其完成的目标提出量化要求,从而使实验技术人员做到目标明确、职责分明,促进实验队伍素质的提高。建立健全实验技术人员档案。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本人的基本情况、考核情况、业务进修情况、奖惩情况等。这样对各实验室人员的基本情况及队伍配置情况,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为科学管理提供了依据。
  3.3健全实验室环境以及制度,实行安全化管理
  实验室内应保持整洁、干净。严禁在实验室内吸烟、喧哗、打闹、吃零食、乱丢果皮纸屑、随地吐痰等,下班前由安全卫生值日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并进行值班登记;禁止使用实验用的器皿盛装食物或当茶具,一切化学药品严禁入口;严禁私设电炉或使用实验室内的电炉等设备烧水、煮饭、取暖;一切与实验工作无关的物品不得带入实验室;实验中使用的仪器、试剂、用品,用完后要及时清理,并放回原处,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不得在实验室外的任何区域进行检验。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长发要束起,进行有危险性的工作时要加戴防护用具:实验室应配备适当的、充足的灭火器材和急救药箱及喷淋设施,并应定期检查其有效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实验室的安全:不得随意拆装电器电闸或安装临时线路电源、改变电路,确因工作需要时,应与有关领导联系,由电工予以解决:实验室工作人员应随时留意周围的环境因素变化,如灰尘、电磁干扰、湿度、温度、电压、噪声、微生物菌种的变化,以免影响检验工作的质量,一旦发现周围有影响检验工作质量的因素存在,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及时采取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田宝凤,田亚娟.重视实验室管理工作,以促进教学和科研[J].成才之路,2007(32):11-12.
  [2]何雪梅,李书营.促进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8):74—75.
  [3]叶向燕. 实验室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