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实验室的运行管理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郭新利 时间:2014-05-28
  3 设备.用品管理
  实验室仪器设备、低值易耗品、材料等物资的管理,按学校有关管理制度执行。
  
  4 信息管理
  实验室必须做好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保留近五届学生的实验报告等资料。
  实验室要实行科学管理,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要采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对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物资、经费、环境状态等信息进行记录、统计和分析,及时为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提供实验室情况的准确数据。
  
  5 安全管理
  实验室要根据本实验室的任务,健垒安垒防范管理制度。落实“三防”(防火、防盗、防事故)责任人,配置必要的安垒防火设备和器材,并定期检查,及早消除各种险情隐患。
  实验室要加强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设立专库或专柜存放,并指定专人保管。领用时在量、时.人、用途等方面严格把关,不得任意领用、借用或转让。管理人员不得将钥匙转让他人保管.其他人也不得借用或另配钥匙。凡在实验室进行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产品的试制或试验时,必须经过有关学科专家的充分论证,设计应急措施,报相关主管职能部门审查。主管领导批准后方能进行。
  
  6 基于校园网.拓展试验资源
  统一协调管理各学科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形成相对独立于各学院的教学实体,最大限度地实现包括人、财,物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在管理体制中,打破传统的小而分散的模式,强调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建成一个面向全校的实验大平台。
  建立校一级实验室管理机制,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大学科实验中心。直接参与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对实验室的需求和运行有充分的了解,可以合理安排建设资金。在实验室教学的管理上既强调了实验课程的相对独立性,又可以保持与学院之间在实验教学方面的有机联系性。根据我校专业和学科的实际情况及特点,把学科相近的实验室先集中合并,成立公共计算机和语音实验中心,拟合并各单独的财政,税务、会计和金融实验室为大学科综合实验中心,成立信息和网络实验中心等.在管理体制上边实践,边研究,力争使我校院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由于文科专业实验室大多是计算机机房。不同专业学科的实验内容和实验室的管理有很多共通性,这样有利干实验技术人员由实验中心进行统一管理,打通专业、学科之间的界限,要求一专多能。能适应不同的学科和工作。
  在实验人员工作量和工作业绩考核上,制订工作业绩考核办法,和实验室开放时间、完成教学课程数和科研项目、实验室的有效使用率挂钩,量化实验技术人员工作量标准,鼓励实验室尽量多的参与实验教学和科研,充分调动实验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