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公共管理与职业—基于职业伦理视角的公共管理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5-28
现代公共管理,不仅关心专业领域的技术价值,更重视对公共服务伦理道德的追求。公共管理的职业属性要求其发展职业的伦理,形成一种内在的驱动机制和制度化的利他主义机制、历史表明,仅依靠法律和外在的控制,无法创造一种更好的公共管理秩序,促进负责任的行动,没有道德的伦理支撑,公共管理是不可能持久的。公共管理的职业伦理是在公共管理中突显出的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和政治理念,一些职业标准和人生准则,如现代西方国家公共治理中不同层面所确立的对生命的尊重、公平、正义、责任、廉洁、高效等。这些观念和标准的确立及实践,在树立公共管理组织良好形象的同时,最大程度地维护了社会共同利益。
从各国实践和我国实际出发,笔者认为现代公共管理的职业伦理构建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
1.彰显法律权威
公共管理突出社会的公共意志,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而公共意志和公共利益不可能稳定地为个人所意识和代表,它必须通过法律规定和制度设置加以确定。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法律是促进民主、维护秩序的坚强保障。柏拉图认为法治的关键是树立法律至高无L的权威。亚里士多德提出“法律是最优良的统治者”,并强调国家的执政人要严格执行法律,维护司法正义。法不执行无所谓“法”,缺乏执行效力的法或充斥不确定因素的法必然会导致权力的滥用,破坏政治秩序的合法性,耗损公共管理职业的核心服务价值。作为权力委托人,公共管理者应该成为宪法和法律尊严的捍卫者,宪法和法律价值的体现者,国家法律规范的忠实执行者,并在国家法律制度的框架内,以基于法律制度为本的规范程序为依据,公正合理地履行自身职能,最终实现在法的普照下更好地体现服务价值。
2.配置优质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社会发展到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分化、分立后的产物,有了公共部门才出现了公共物品,公共部门才成为专门的绝大多数公共物品的供给者如果说在传统的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管制、管理是最基本的公共物品的话,在走向现代文明的「业社会及随之而来的后工业社会里,服务则取而代之成为最重要最稳固的公勿品。“社会中其他公共物品以至于整个公共物品体系,都是建立在服务这一最基本的公共物品的基石之上的。” “公共管理提供一类特殊的公共物品,它的公共性决定了只依靠市场和社会不能保证有效供给,必须由公共管理执行组织来负责提供。职业的公共组织不是为组织自身利益而创设,它的产生应具有一更厂泛的社会公共标公共组织的行为应促进并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公共管理者则应运用其专门的职业技术和特殊的权力依托整合社会资源并合理配置,创造出公众所需的不同层次要求的公共物品以满足社会需要。
3.承担公共责任
从最狭义的解释来看,公共责任是指向卜级负责,要求向某种权威来源说明个人行动的过程,处理的是有关监督和报告之机制。此种公共责任概念采用的是“命令与控制”的定义方式,含义是外部监督、辩护、顺服、奖惩、控制等意义,它通过清楚的法规命令和正式的程序、监督与强制来达成在当代,公共责任的概念已扩展出更广义的内涵,它具有多种善恶价值判断,涉及到国家、政府以及人民利益关系,既是制度又是伦理。作为一种义务,它要求公共管理人员承担为国民尽责,为服务对象效力、谋利的重任,这种义务的具体内容则由国家、政府和管理机构的性质、任务、政策法规以及道德原则确定。同时,公共责任又是一种任务,它要求公共管理者在履行义务和职责的过程中,对国家权力主体负责,完成权力主体交付的任务。从伦理价值角度来看,公共责任赋子了行为人道德上的寄托和约束,是伦理准则意识和伦理目标意识的统一。准则意识是管理主体的原则立场和根本态度通过对管理客体的调控,达到由内及外的日的,它突出表现为主体的严格律己精神和责、权、利的平衡;目标意识的核心则是公共治理的理想,是激励人们进取的精神力量,它对公共管理者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对组织系统的良性运行起着调节、内驱和导向的作用。
4.提升公共职业价值期望
职业的多样化是社会发展加速带来的分工复杂化的结果,每一项职业都被赋予不同特色的职业规范和标准以及从业者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公共性”的职业特殊性,使公共管理者肩负着比其他职业人员更大的公民信托,公共管理强烈广泛的社会辐射力和影响度对从业者的职业价值期望的要求远高于普通社会职业者。在现代文明社会,基于服务的公共伦理取向,社会赋予了公共管理者廉洁、高效、公正的价值期望。廉洁的期望,其一,要求公共管理体系的运行成本在总体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符,不至于成为社会的额外负担;其二,要求体系内的从业者是纯洁的,不谋求社会为其支持的合理服务薪酬以外的额外支付高效的期望,是要求公共管理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表现出1十1>2的整体效能公正的期望则要求公共管理者在行使和调整社会各层面的利益关系时,超然物外,树立客观合理的价值标杆,做出正义的抉择。只有真正实现廉洁、高效、公正,公共管理才能最终归附于大众的公益诉求,也惟有这样,公共管理者才可真正成为社会大众的利益代言人。
职业是公共管理的重要属性,职业伦理是公共管理的价值观。当公共管理者把个人行为与公共职业赋予的责任和信息联系在一起,并由此成为一种道德的自觉行动时,便实现了高度的职业伦理自觉性,方能合法担当起服务大众,整肃社会的公共目标。
上一篇:国外工程管理运作模式
下一篇:浅论企业管理中的人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