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我国员工职业化的管理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丁秀玲  时间:2014-05-28
  论文关键词:员工 职业化 职业化管理 人力资源开发
  论文摘要:本文基于人力资源开发视角探讨了员工职业化问题。首先界定了职业化的内涵,指出职业化是一个由专业化、规范化以及自主性程度低到程度高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状态,即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方面的特征。其次,分析了国内外员工职业化管理的状况,论证了基于员工职业化的管理举措,提出如何从企业文化建设、职前教育、绩效评价和在职培训方面进行人员职业化管理,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
  经理人或企业家的职业化问题自上世纪末以来一直得到广泛的讨论,理论界和实践领域都对企业家的职业化途径做过大量的阐述,国务院的企业家调查系统每隔几年要做一次全国各行业的企业家素质调查,目的在于推进企业家的素质建构,提高其职业化水平。但相比较而言,人们对员工的职业化问题,从理论上探讨的并不多。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一般着重于从企业的薪酬和其他激励措施上来提高员工工作绩效,而实际上影响组织绩效的因素十分复杂,其中,员工自身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的规范性、专业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自变量。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行业发展的需要,企业要提高其竞争力,所提供的产品质量标准和服务标准都应达到国际标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除了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外,关键是要提高在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人员素质,员工的职业化问题理应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对象。
    一、员工职业化的内涵
    迄今为止,对职业化的界定一般从过程或状态上去分析,笔者认为员工的职业化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员工所处的行业不同,职业化的内涵也不一样,其中又不乏一些共同点。从状态上看,职业化可以说有内外两个层次上的含义:一是外显的行为职业化,表现为言谈、举止、着装、行事风范等符合特定职业或组织的标准形象;一是内隐的职业化意识,诸如如何看待职业和组织,在职业要求和个人生活发生冲突时,如何平衡其间的矛盾等。豆世红认为职业化包括由内而外三个层次的含义: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和行业特定的行为标准。其中职业素养是所有行业的从业者应共同具备的素养,员工以主动积极、敬业、负责的职业态度溶入到组织的工作中,而不依个人的兴趣自行其事,做到“在其位,谋其政”,接受困难、接受组织的现实状况而不怨天尤人或推委责任,积极思索如何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主动挖掘、利用各种资源达成工作目标,具有工作责任和绩效意识;专业技能和行为标准则根据不同行业或职业有所不同,包括做什么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如何做的操作程序和规范化行为。一个职业化的员工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工作中能执行岗位规范,合乎职业行为标准,同时具有高度的专业水准,高超的专业技能,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美国学者E.格林伍德在其《职业的特征》中指出,职业化现象有其自身的特点:职业的技能以系统的理论知识为基础;从事特定职业的主体具有相当的自主性;职业共同体内部有必要的职业伦理为维系手段;职业化强调资格审查、考核和培训。从过程上看,员工的职业化主要指员工从原先非职业化状态转化为职业化状态的历程、途径,它是以事为中心,以完成工作为目的,以人来适应工作的过程。即员工能把组织交给自己的岗位职责,专业性地完成到最佳,自觉追求最高绩效。在这一过程中,员工工作中的所作所为都力求符合该职业市场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的要求,员工有一定的自主性,形成了高度的职业承诺。
    为了实现人力资源的开发,我们不仅需要理解职业化的内涵,还需要明白如何才能实现员工的职业化。员工职业化不完全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需要相应的管理。所谓的管理,一方面是员工的内在自我管理,另一方面来自外界,即员工和组织同为管理的主体。其中组织包括员工所服务的组织、行业协会、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等。工作组织担当着重要责任,为员工提供职业化平台,行业协会和政府相关部门则为培养和提升员工的职业化素质提供制度保障、发挥监督作用。除此之外,员工个人的自我约束与激励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人员本人具有职业化的意愿,积极运用职业化的标准要求自己,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设计,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促使不够专业化的员工转变为更具胜任力的人员。
    二、发达国家员工职业化管理的概况
    西方发达国家的员工职业化已走过近百年的路程。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开创了职业化管理的先河,它们在职位要求、标准化的工作程序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完善的制度。到了上世纪5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McClelland首创工作胜任力特征的研究,旨在区分工作在特定职位上的绩优者和一般绩效者,寻找绩优者的共性特征,建立职业素质词典,为人力资源的选拔和培训提供参照标准。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现职业化的国家之一。为了更好地评价和选拔社会和行业的职业劳动者,英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国家职业资格制度,根据不同行业和企业的业务特点,提炼出同类工作人员共同的职业行为标准和资格标准,确立工作程序、操作技能和知识经验要求,并以此标准来为组织选拔人员、规范从业人员,实行行业准人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开展培训计划,不断提高从业者的从业技能和绩效。可以说从最早泰勒制的职业能力标准制定,到后来的胜任力特征描述、职业资格认证,职业发展通道设计和职业生涯管理等构成西方职业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其中由于工业化产生的对操作规范的重视和社会经济发达生活富裕带来的对生命的尊崇,奠定了他们员工职业化的基本素养。西方国家对人员职业化管理献程序也相当严谨,从业者的资格认证严格苛刻,除了学历要求外,特别强调实际经历与能力,譬如一个医学院系的毕业生,要取得行医资格,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漫长评审和考核,其中综合能力考试必不可少,主要评价医学生能否在没有监管的行医情况下,应用必需的医学、生物医学和临床知识,接受一整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培养程序。

    三、我国员工职业化管理的现状
    1.员工职业化管理已取得的成就
    按照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制度属于公共产品,其特性在于公开性和可模仿性,制度的引进、学习、模仿可以较低的成本弥补制度创新能力的不足。对人丈资源队伍的职业化管理,我们已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着手从制度层面上进行建设,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构建有利于员工职业化的市场环境。首先由国家机构确定职业分类,然后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再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对从业者实施职业资格和技能考核鉴定。在职业分类方面,我们参照了西方国家的职业分类标准,结合我国具体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制定出我们自己的职业分类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并且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进行职业分类的追踪研究,不断完善职业分类工作。对那些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及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实行相关职业的准人制度,进行职业资格认证和执业认证,健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人事部在选拔录用公务员和劳动社会保障部在职业技能鉴定上都已制定出相应的标准,劳动社会保障部已经开发了数百个职业(工种)的标准,涉及到机械、农业、信息产业、轻工、石化和有色金属等近20个行业,这些职业标准成为各地开展技能考核的依据,并且在通用工种方面已经建立几十个国家题库:教育部负责教师资格的认定;卫生部负责医疗卫生行业的从业和执业资格的认证;民航、海运、建筑、金融、信息技术等行业也都直接管理本行业内相关的从业资格认证。近十来年,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已得到社会的认可,每年有数以万计的人员参加各类职业资格和专业技术水平考试,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现了对职业技能的社会化评估,确立了职业准人机制和执业标准,用人单位日益看重来自权威机构对人力资源内在素质的认证,成为选用人才的重要参照条件。
    2.员工职业化管理的不足
    国外的职业资格制度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我们还处于起步阶段。尽管人力资源队伍的职业化管理已经采取一些措施,获得一定成效,但我们实施职业化管理的时间不长,我国的国家职业标准自1999年开始颁布,与西方社会相差近百年。在制度监管层面上,某些职业能力考核体系不够科学,考核鉴定的内容和指标缺乏科学论证,未能突出实践操作性技能。有些像学历考试那样过于重视知识性考核,甚至一些地区的职业资格考试把关不严,组织实施的不得力,将职业资格考核作为一种产业来看待,看重其中的赢利性机会,造成一些职业证书的含金量不高,一些获得资格证书的人员并没有形成真正与具体工作相联系的职业素质结构。在实际层面,我国员工总体的职业化水平还不高,无论在职业素养、职业技能、专业化水平,还是遵循职业行为标准方面,与发达国家的人员队伍相比,我们都存在较大差距,训练有素的高素质人力资源不足,造成安全事故频发、经济损失严重,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在组织内部,员工缺乏工作规范性的严格要求和监控措施,同样的错误员工犯了多次,没有形成正确做事的方法,员工“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的观念也时常被一时的钻管理漏洞谋私利的企图所掩盖,并且员工的成功经验也没有被传播,绩优者的职业行为特征没有被描述和推广,缺乏经验共享和学习的机制,组织的职业规范性管理不足。
    四、员工职业化管理的途径
    员工职业化管理会给组织带来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队伍,为组织的利润最大化提供人力保证。如何立足于员工职业化水平的提高,促进组织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组织绩效,笔者认为可以从职业化的状态与过程人手。
    1.利用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员工职业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行为模式、形象特征、经营宗旨和管理方式的总和。因此,一个组织的文化建设可从物质层面、行为层面和精神层面着手。物质层面的职业装束、建筑空间布局、徽章标记等体现出企业的文化精神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对组织的认识,有利于员工把握自己的职业角色形象。行为层面的制度建设更是员工职业化的重要途径,只要是要求员工做的事都由制度明确下来,人人都按照制度行事,制度规范着员工做事的准则和程序,从而降低工作中的差错率。制度系统的存在,让一个人进人企业之后可以顺着企业的要求和制度去做事,去发展,有利于加快员工职业化的进程。企业文化表现在精神层面上的是要有明确的价值观,企业经营目标明确、使命清晰,员工才能从中找到权利与义务的发展方向,从而具有工作主动性和责任心,做到敬业和乐业。让员工能明显感受到的强文化特征有利于员工形成适合组织环境的职业态度、道德、礼仪和行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