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区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4-05-28

                    作者:张丽娜,雍小兰,胡婷婷

【关键词】  病区药品;质量管理;药师对策

  病区药品管理是药师对药品的最终管理,是临床应用前的最后一次关口,其配制操作质量和管理制度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值得我们药师高度重视。现将病区药品在配制操作、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药师的对策归纳如下。

  1  存在的问题

  1.1  药品配制方法不当

  1.1.1  对所配制的药品溶媒选择不当  某些药品对输注溶媒有特殊要求,如还原型谷胱苷肽某些厂家的产品就仅限用生理盐水进行输注;而易善复则禁用电解质溶液稀释。阿霉素需要用生理盐水或注射用水溶解后,再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输注,若医嘱为阿霉素用葡萄糖输注的处方,护士则常常用葡萄糖溶解配制;而吡喃阿霉素则需要用5%葡萄糖或注射用水溶解。

  1.1.2  药品的配制浓度也是使用环节易出差错的步骤  如亚胺培南/西司他汀2g,用100ml生理盐水输注,则会导致药品不能溶解。中药制剂配制量大时,则可能在输液过程中析出,或出现变色。临床上存在着医生处方不当,护士不能有效识别及不能准确按药品说明书规定操作配制药品的状况。

  1.2  用陈储新难

  1.2.1  当抢救病人用药时,病区通常是先使用急救车中基数药品再由护士领药补充。抢救病人由于是分秒必争,致使护士往往只看安瓿上的药名、规格,而不细看药品生产批号、效期,而是顺手取用,不能保证近期先用。这样反复循环往往导致急救车中药品零乱,生产厂家、生产批号、有效期不统一,甚至出现有的药品过期失效。 

  1.2.2  不同批号、不同效期的药品混装  由于价格便宜的西林瓶装的抗生素大多是50瓶为一个最小包装(盒)单位,病区药柜存在着氨苄青霉素、红霉素针剂等药品批号不同但混装在一个包装盒的情况。生产批号不同的药品,有效期也会不同,混装在一起在使用中既不能做到近期先用,也易导致不安全用药。如青霉素过敏有杂质过敏、母环过敏、侧链过敏,其中杂质过敏与生产批号、贮存条件和贮存时间密切相关,病人混用此类药物是非常危险的。

  1.3  药品离开原包装,有效期难以确定  中心药房、中心摆药室在发药时,遇到领药量少于一个最小包装(盒)时,通常不将原包装盒一起发出。而通常小针剂安瓿的有效期是印在最小包装盒上,安瓿上只印有药名、规格、生产批号,这样容易致使护士忽略药品的失效期或无法确定有效期,因不同医药生产企业生产的同种药品,有效期限也存在着差异。

  1.4  药品存放不当

  1.4.1  同种药品相同毫升数但不同规格的药品混装  例如25mg/支与50mg/支异丙嗪注射液混装,25mg/支与50mg/支氯丙嗪注射液混装,0.5mg/支与5mg/支阿托品注射液混装。药品不同规格混装,执行医嘱时易发生用药量不准,致使达不到疗效或发生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特别是不同规格的阿托品注射液临床用途不同,阿托品注射液为M受体阻滞剂,具有松驰内脏平滑肌的作用,可解除平滑肌痉挛。除用于抗休克、锑剂引起的阿-斯综合征及有机磷中毒外,一般情况下常规一次注射用药的极量为2mg。若将医嘱为0.5mg误注射成5mg的阿托品注射液,就会发生医疗差错,给患者带来危害。因超过极量临床表现为:动作不协调、语言不清、烦燥不安、心率加快、呼吸困难、易激动、神经质等[1]。

  1.4.2  病区积压的药品不能及时清除也是常常可见的问题,有些病区将积压药品不论批次和品种,混装贮存,以备不时之需,也是应该杜绝的用药现象。积压药品也不应随意丢弃,提倡交药剂科统一销毁。

  1.4.3  有特殊要求的药品未按要求贮存  如400单位/瓶的胰岛素注射液按医嘱抽取相应剂量后未及时放入冰箱贮存。药品的有效期是相对的,有效期不是保险期; 需特殊保存的药品有效期会受温度、湿度、光线等因素的影响,如果不按药品性质的要求贮存,就会缩短有效期,使药品效价降低或变质,影响药品疗效甚至出现毒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