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组织行为理论在HSE管理中的应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龙 刘建斌 杨洁 时间:2014-05-28
  论文关键词:组织行为理论 存在问题 可行性 建议和对策
    论文摘要:在HSE管理中以人为切入点,对采用组织行为理论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再结合HSE管理自身的特点,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进行研究,从而对HSE管理中出现的人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和对策,使得HSE管理逐渐深入人心,促进了HSE管理的有效落实。
  0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各国企业尤其是石油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越来越重视员工的健康、生产安全、生存环境等问题,并以系统化的HSE管理来推行其管理活动。人在HSE管理中是第一位的,首先要保证人的安全、健康,提高人的内在素质,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在继承传统HSE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1  HSE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HSE管理体系不管是在制定、运行还是在执行中,都需要人的参与,所以人的行为在HSE管理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石油企业HSE管理中,以人为本思想要求企业能真正关心人、爱护人和尊重人,了解和满足人的需求,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职工能充分参与HSE管理体系建设,总之,管理层应处处把“人”放在第一位来考虑所有决策。但目前为止,企业领导和基层人员并没有深刻理解HSE管理中“以人为本”思想的真正内涵,致使在人员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1领导和管理人员的不重视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诸如此类的现象:在现场很少能看到领导和管理人员;领导和管理人员对于违规的现象也经常视而不见,而对于那些严格按照程序或作业指导书作业的员工,也没有任何奖励等。领导和管理人员并没有对员工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致使员工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得不到满足,造成情绪低落,对HSE管理也同样不重视,HSE管理体系就形同虚设,无法正常运行。
  1.2员工不重视
    在HSE管理中,有些人仍冒险蛮干、工作图省事、设备因陋就简、思想上麻痹大意、不坚持原则、不按规章办事,最终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员工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不愿在思想上对HSE管理加以重视。
  1 .3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缺乏交流
    HSE管理体系在建立过程中,组织部分人员进行辨识和体系文件的编写,没有全员参与,缺乏沟通和交流,忽略了员工在HSE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对员工的尊重和重视;在实施过程中,也没有和员工进行评议和讨论,同时缺乏相应的学习和培训,使岗位人员对本岗位存在的风险及其具体控制措施不清楚,从而使风险和重要环境因素控制缺乏一线的支持,无法发挥群众的创造性和主动性。群众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很难做到体系有效运行。
  1.4奖励机制未落实
    在薪酬激励方面,没有完善的酬薪管理制度,平均主义倾向严重,造成员工心理落差太大,丧失工作热情。对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激励不够,造成骨干人才流失。在精神激励方面存在不公平,领导的决策没有透明度,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精神激励方式的运用中,针对的对象不明确,没有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层次员工的精神需求。
    由此可见,寻求和探索适应企业自身特点的新的HSE管理模式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迫在眉睫。
  2组织行为理论在HSE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HSE管理涵盖了安全、健康、环境工作的各个方面,其思想精髓又是“以人为本”,人作为主体在HSE管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结合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才能充分发挥行为人在HSE管理中的作用。而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就是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科学。所以,将组织行为理论应用于HSE管理中具有可行性。
  2.1指导性
    HSE管理的主体是人,而组织行为理论管理活动的核心也是人。如果将组织行为理论应用于HSE管理中,可以更好的实现对人的管理。管理好了人,也就能更好的运行HSE管理体系。所以,组织行为理论的应用对HSE管理的顺利实施具有指导作用,使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达到统一,大大增强企业的内聚力和外部竞争力,充分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2凝聚性
    企业凝聚力指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以及员工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它通过对员工的理想追求进行引导,把员工个人的目标同化为企业HSE管理目标,使整个企业形成一个由具有共同安全价值理念凝聚起来的组织。将组织行为理论运用到HSE管理中,能使该企业员工的个体价值与企业的群体价值达成统一。利用组织行为理论将不同性格的员工,分配到不同的工作岗位,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完成公司目标的同时,个人目标也得以实现,大大提高了员工对管理者和工作的满意程度,更好的团结在企业周围,产生强大的凝聚力。
  2.3激励性
    管理者都希望自己的员工拼命地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要使员工在工作中付出最大的努力,管理者就必须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把员工的潜能焕发出来。这就需要在HSE管理中运用组织行为理论。组织行为理论激励员工的本质就是通过采取一系列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激励措施来满足员工的需要,使员工产生利于组织目标的积极行为,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员工产生归属感,将企业发展作为自己的使命。
  2.4推动性
    在HSE管理中,组织行为理论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应用的效果和效益,决定了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员工的综合素质。所以,组织行为理论应用的越好,越能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2.5约束性
    运行HSE管理体系必然会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强制约束员工的行为,但结果往往使员工产生消极的抵触情绪,管理起来十分困难。而组织行为学吸收了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来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对员工从精神上加以约束,这是非强制性的内在约束,它能弥补规章制度执行上的不足,但它比硬控制更具有普遍性和可接受性,同时能从灵魂深处调动职工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他们更加努力的按照企业的行为准则做好自己的工作。
    综上所述,将组织行为理论应用于HSE管理不仅加强了人的管理,提高了HSE管理的实施效率,更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