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沙龙式管理方式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何明骏 时间:2014-05-28
  论文关键词:沙龙 管理 高校 学生工作
  论文摘要:沙龙在很多学术活动中被应用,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则很少被提及,这是我国高校现行的集中式管理体制所造成的。本文主要讨论了我国高校现行管理体制的某些不足之处,总结了当前沙龙式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各种实现形式,最后分析了沙龙式管理方式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种功能并指出了在具体应用中的某些不足。
  一、现行体制需要补充新的沙龙式管理方式
    高等院校在学生工作中大都采取集中式管理,这是由我国等待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过多和教育资源相对稀缺的矛盾造成的。即使教育部在2006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提出了平均每200名大学生配备一名专兼职辅导员的政策性建议,但从各高校的具体情况看辅导员的配备还远没有达到教育部的要求。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扩张使得高校管理方式很难实现“三个转变”即在高等教育理念上,把高等教育当成人们的公共服务需求,而不只是政府单一管制下的社会管理工具;在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作用上,把高等教育当成社会公共事业,而不只是政府的行政职能;在高校的社会地位定位上,把高校看作一个拥有充分自主权的组织,而不再只是政府的一个部门或附属机构。
    高校的教学工作采取的是粗放式工厂化管理,学生工作也不例外地采取了与之类似的管理方法。即通过分布在高校各院系的党团组织承担主要管理工作,将学校管理者的意愿通过上传下达的方式贯彻到学生群体中去,而对于政策的执行情况则主要通过极少的学生干部以及与之相关的管理人员即辅导员处获得信息,从而很可能造成信息的不对称传递。学生群体中的内部矛盾以及学生与管理者之间的隔阂当然也很难顺畅的在第一时间传达给主要责任人,当矛盾被掩盖下来后或者隐藏起来成为日后更大矛盾的起点,或者通过极端的方式最终反映到行政者那里。另一方面,行政者在推行政策时也很费时费力,尤其是在推行需要快速见效的政策时,集中式管理方式的弊端就表露无疑:自上而下的信息传递方式及其缓慢且中间若出现信息中断也很难判断是哪一环节出了问题;即使通过强力将信息传递下去,学生面的最基本反映又很难真实地一层一层反映上来,最基层学生和最高层管理者之间的学生干部、班主任、辅导员很容易对原始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以使终端行政者得到看似完善的虚假信息。
  二、沙龙式管理方式在具体工作中的应用形式
    1.学生干部队伍考核
    学生工作中学生干部队伍的管理与考核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既可以帮助学工干部有效地完成各项工作,同时也可以实现学生群体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但在学生组织的组建过程中难免由于组织制度的不健全,不良社会风气的渗透等导致学生干部选拔中出现种种不健康的现象。为了最大程度的保持学生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可采取扩一大选举范围、教师推荐等方式加以改善,而采取主要行政领导与主要候选人沙龙式讨论的方式则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最高层管理者与集成工作者之间的障碍。
    2.职业规划共享
    职业规划对于刚刚进校的新生是很陌生的词汇,而对于即将走上上作岗位的高年级学生同样陌生。通过对各年级学生的访谈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个群体:目标长远,规划合理,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并有步骤的实现,这一群体比例低于5%;有一定的目标,但没有考虑到长远发展或者自标的制定受到其他同学的影响,实施时间表不明确,这一群体比例超过50%;完全没有目标,很迷茫,这一群体比例超过30%。而以前实行的就业指导课程或播放典型案例的方法对一般学生适用性不强。
    3.学习技巧沟通

    新生人学后,通过高考成绩的比较往往很难准确的判断哪些学生的学习能力好一些,哪一些会有困难。按照多年的经验可以大致认为,东部地区的学生综合能力较强,西部地区的学生则更加勤奋,但在学习专业课程是落后地区的学生往往学习起来较为吃力,且由于经济因素往往在学习效果达不到预期状态时很容易有悲观情绪。通过学习成绩好的高年级学生为新生做经验交流的方式可以起到一定效果,但往往由于绩优生的成绩有可能归因于受过良好的基础教育而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