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管理公共租赁房的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陈永红 时间:2014-05-28

  2.2.3 承担稳定低廉租契约。公租房管理公司作为拥有政府信用的房地产租赁服务商,可以给予符合政策时限的稳定长期租约,同时根据承租者的条件设定合理租金和补贴水平,从而承租者可在稳定低廉租约下实现居住需求。
  2.3 从房源供给者考虑
  2.3.1 减少空置率。当房屋的租赁委托给有政府信用的租赁服务商时,空置风险将由公租房管理公司承担,精力的节省和风险的转移对房主有很大的吸引力。
  2.3.2 获得稳定收益。信息不对称下的甄别成本和日常管理的成本,使出租房屋的收益不确定性增加,而公租房管理公司的长期合约和按年转账使得出租方的权益得到合理保障,并能收获稳定的收益。
  2.3.3 享受税收优惠。在政策的扶持下,委托给公租房管理公司租赁的房屋可以凭借合同获得租房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相对于市场化租赁可以带给出租方更多的利益激励,从而更大程度地调动起房屋供应者与公租房管理公司合作的积极性。
  3 公租房管理公司运行模式的思路
  通过分析可以看到:公租房管理公司在管理上可以发挥灵活有效的作用,能通过市场化手段盘活存量市场,吸收社会力量实现政策目标,因此成立公租房管理公司具有较强的政策意义和现实必要性。下面从四个方面阐述具体设计思路。
  3.1 收购房源。公租房管理公司在政府的支持下,进行统筹管理加盟的私房,与房主契约签订不少于5年,价格与市场上同类住房的长期租赁的相同,当年的租金在每年年初支付给房主。把空闲私房吸收到公租房管理范围,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形成多点居住的公租房房源。
  3.2 公布信息。主要是在互联网上建立公租房服务信息平台,将筹集到的房源统一在信息平台备案,发布房源信息,供符合条件的租户选择。各辖区房源优先供应本辖区范围内的申请者,多余房源向有承租意向的申请者配租。辖区之间的房源调配由公租房管理公司统筹把握。
  3.3 运营管理。公租房的运营成本包括:支付给房主的租金、装修和维护费用、配租过程中的花费等等。收入包括:承租户按政策缴纳的租金、政府支付租金差价和管理费用,公租房管理公司通过市场租金的长短期差额和政府支付的管理费用覆盖成本,实现保本微利目标。
  3.4 退出保障。公租房要有完善的退出机制,才能保障真正的困难群体的需求。通过公租房信息网络管理公司可以掌握租户全部的信息,每年或两年都进行信息一次评估,确定是否停止配租。若是租户在不符合政策条件后仍拒绝退出公租房,管理公司则按照市场价格收取租金,以市场化方式提供房屋租赁服务,间接实现不符合条件者的实质退出。
  
  参考文献:
  [1]王春敏公租房制度的现实选择与理想路径[J] 中国房地产 2010 1;
  [2]王琨 中心城市公共租赁住房实施比较及研究[J] 建筑经济 2010 7;
  [3]刘志林 公共租赁住房政策:基本模式、政策转型及其借鉴意义[J] 现代城市研究 20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