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野外地震勘探安全生产管理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5-28
地震勘探是通过研究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情况来查明地质构造的这就决定了其作业过程中震源是必不可少的。从1920年至今,地震勘探方法一直采用炸药作为主要震源。
4.1 爆破器材选择
爆破器材的好坏不仅影响地震波的激发效果,也直接影响爆破安全。性能良好的爆破器材对防止早爆、迟爆、拒爆等爆破事故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地震勘探爆破大多使用瞬发电雷管。它是一种通电即刻爆炸的雷管,起爆时间易于控制并能较好地与信号采集系统协调,但它易受雷电、射频电、静电、高压电、杂散电等外来电流影响引起早爆。非电雷管(导爆管雷管)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产品,结构上与电雷管的主要区别是没有电火装置,用塑料导爆管的爆轰波来引爆。
因此作业中使用电雷管时,必须对周围环境认真进行检查,摸清外来电流的性质与强度,以确定是否对爆破作业构成危险。当爆区外来电流大于30mA时,禁止使用电雷管,在此情况下或雷电季节作业,最好选用非电雷管。
地震勘探爆破一般多用工业炸药或震源导爆索,但根据地层条件和环境条件不同,可选择不同的品种,通常要求炸药性质与岩石性质相匹配,以减少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量,充分发挥震源的效率和作用,从安全的角度则要着重考虑爆破器材之间、爆破器材与环境之间的相容性。
4.2 质量检查
对所用爆破器材的质量要进行严格的检查,选择质量合格、性能符合要求的产品,同时还应注意爆破器材的生产日期,通常雷管的保存期为8年;而工业炸药的保存期较短,乳化炸药的保存期为5-9个月;当配比和生产工艺合
理时,贮存期最长不超过2个月。质量差或过期失效的爆破器材不仅起爆能力或爆轰性能降低,而且往往也产生迟爆或拒爆事故。
4.3 作业中的事故预防
爆破物品应保管贮藏在专用库房中,炸药和雷管应分开存放。库房应设专人保管,库房内必须保持清洁、干燥和通风良好,库房内严格禁止烟火。所有爆破物品的进出发放均应使用专用记录本登记注册。
爆破时,必须确定危险边界,并设置明显的标志或岗哨,现场作业人员均应戴好安全帽。危险边界内所有道路均应处于监视之下,每个岗哨应处于相邻岗哨视线范围内。危险边界之内的人员和设备应提前组织撤离。从爆破孔开始装药之后,严禁与爆破无关的人员进入危险边界内。在通航水域进行水下爆破时,还应报告有关港监和公安部门。
水下爆破禁止使用导火索起爆。在杂散电流干扰强的地区不使用电力爆破。雷雨时也不使用电力爆破。
起爆后应检查有无哑炮。如无哑炮,从最后一响算起,经5~10min后才准许进入爆破地点检查,若不能确认有无哑炮,应经10~20min后才准许进入爆破地点检查。
爆破物品应按计划进行采购和使用,一次爆破所需的爆破物品应由专人按所需的数量在库房领用。爆破完毕后,若因某些原因爆破物品有剩余时,应在现场进行处理,及时将雷管与炸药分离,或装入孔中销毁。不得将爆破物品违法带出作业现场。
5 结语
野外地震勘探安全生产与人、机、环境等联系密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以上几个方面对野外地震勘探的安全生产管理进行了论述,但实际地震勘探野外生产作业情况复杂多变,并且难以预料。因此,在实际野外地震勘探生产作业中,应及时总结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并结合实际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确保地震勘探的安全生产,确保地震勘探生产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机械设备安全。
参考文献
[1]张昀超.野外地震作业安全监测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1).
[2]卞兆津.试论地震勘探的安全生产管理[J].安全环境与工程,2006,(3).
[3]王晶.浅谈地震勘探野外施工绩效管理[J].山东煤炭科技,2009,(3).
[4]李红杰,侯志军.地震勘探爆破作业的安全对策[J].安全环境与工程,2002,(3).
[5]李德仁.安全管理简明教程[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杜,1990.
[6]李德仁.安全培训教程之(一)、(四)[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杜,1990.
上一篇:浅析ERP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析基于信息化的煤炭企业生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