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等学校管理目标确立的依据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鹏  时间:2014-05-28

  2.3考评成效,利益奖惩。
  目标的确立是实现目标管理的最高约束方法,是衡量管理在实际应用中成效的标尺。而考评机制是衡量实施目标的组织和个人所实现目标程度的一种有效的手段,也是评价目标管理成果的重要方法。对目标实施考评的依据主要来自量化后的目标体系,也就是考核指标体系。依据考核指标体系对目标进行测评,最后依据考评出来的结果对目标给予奖励或者惩罚。
  3.工作目的物,要考虑这样几个因素:
  3.1高等学校管理对象的双重应,即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学校管理者自身具有先进的管理思想和较高的管理能力。管理者首先要有先进的管理思维能力,其次对学校的历史、现状有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不仅要对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基本信息有充分了解,并且要对学校文化、教学理念、传统教学等方面的情况了如指掌;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与方向、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与特点有清醒的认识,具有实际运用这些规律和特点的能力与办法;要具有人格魅力和感召力,在师生中享有威信等。
  3.2由于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等学校结构布局的调整和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心理承受能力不足,主人翁意识不强。无视对之了解分析,就难以制定出因人制宜的切合实际的具体目标。
  抓好学生的素质教育,在教育实践中,要因人制宜,随机应变,认真对待和把握好综合素食教育中的具体问题。
  ①让学生口服并不就是心服。学生在学校很多场合一般由于碍于情面,或者慑于教师的权威,或者迫于家长的压力,在表面上服从教师,但并不是是心甘情愿的。这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反感的情绪,不仅对其身心健康无益,还有可能让教育者无法进行正常教学。应该充分尊重学生自由和个性,在此基础上,用真心热爱学生,以真情感化学生,只有带有人情味,富有亲和力的教育方式,才会让学生接受,才会让学生心服口服。
  ②学生的小事不是闲事。作为教师,应时刻以强烈事业心、敏锐的观察力,关心学生点点滴滴的生活,一定不要忽视那些看似如芝麻的小事。
  ③跟学生谈话不一定就是谈心。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教师习惯于找学生到办公室谈话。谈话中,尽管教师心平气和,也没有咄咄逼人的态度,但效果很差。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都是情感丰富的个体,他们讨厌那种居高临下的架势,也反感那种言不由衷的说教,他们需要的老师跟他们进行心灵上的沟通。所以老师必须改变那种架势,由“师道尊严”的传统师生关系变成“教学相长”的伙伴关系,融入到学生中去,经常把自己作为学生的朋友,与之谈心,进行沟通,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3高校管理的差异性如不考虑之,其目标就难免会造成空洞及操作过程的不切实际,从而使确定的目标流于形式。
  因此应采取差异教学法,差异教学法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学习风格、背景知识等方面进行调查,设立学生学习方式资料库,供不同科目教师参考并调整教学方式和分配作业,用不同方法推学生一把,协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使学生受益更大。
  
  参考文献:
  [1]肖继军、孙亮主编: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思考[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2]薛彦华:试析现代大学理念[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03
  [3]郝书辰:教学研究型大学如何实现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互动[J],中国高等教育,2010,02
  [4]田建国:高校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7,18
  [5].张大良,吕浩雪:打造精品课程 提升教学质量,中国高等教育,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