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社团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5-28
在新的时期,必须认真总结科技社团发展的规律,展望科技社团发展的未来趋势,并由此对科技社团工作作出一些理念性的思考。
(一)应认清发展形势,理清发展思路
党的十七大召开给科技社团以良好的发展机遇,市场经济的完善为科技社团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科技突飞猛进对科技社团提出了新的要求,科技工作者队伍的发展变化给科技社团提出了新任务,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为学会组织和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随着机构改革,一些科技社团,特别是学术型科技社团将面临失去依托的危机;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科技社团的原有活动方式将难以引起科技人员的共鸣,因而失去支持与依靠的力量;随着政府对社团管理的进一步规范,一些科技社团因无法达到基本标准而难以为继。因此,科技社团要改变计划经济下科研、学术功能强,管理功能弱的模式。要进一步深化科技社团改革与发展,在坚持科技社团的科技性、学术性、创新性、横向性和公益性的同时,也要遵循法制化、民主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原则,把握好时代脉搏,增强科技社团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搏击的能力;要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切实保障会员在团体中当家作主的地位,从制度机制上保证社团组织真正以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开展活动,以真正达到科技工作者之家的要求。最终能建设出更多的能够自我活动、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型科技社团。
(二)应以会员为中心,着眼科技社团的长远发展
任何组织只有先解决好“做什么”,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才能生存和发展。这就是组织的定位,就是谋划和解决组织发展中“根本性、长远性、基础性”的问题。这也是科技社团面临的第一大问题。社团是会员为了实现自身的共同利益和愿望,采取发起设立和自愿加入的方式成立的民间组织,其权力自然来自于会员,它必须对会员负责,必须为会员服务。可以这样定义:没有会员,就没有社团;会员的入会动机、数量与质量,并由会员的需求类型所决定的社团名称和性质,决定和影响了社团的生存与发展。在以会员为中心、为基础的社团组织中,其生存的动力和空间,只能是针对政府组织和企业组织的不足、不及和缺位而形成的社会机会导向。因此,社团应该围绕会员这个中心,去研究、发现、引导他们的需求,设置相应的服务内容和项目去满足这种需求,否则就失去了社团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三)应积极承担起政府体制改革后转移的部分职能
随着中国政府机构的进一步精简,一部分政府职能应逐步转向科技社团。对于政府来讲,为实现“小政府,大社会”这一宏伟目标需要有一个战略规划。从思想观念上,转变传统的不合时代要求的管理方式。尤其是政府如何“抓大放小”,即政府工作的重点是制定法律、法规、政策,把握宏观调控和依法监督执行现行的政策和目标。政府可建立与科技组织定期对话、交流和互动机制,民间组织可为政府科技决策提供来自不同基层的不同声音和意见,为政府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基础资料。政府也可以借助科技社团这一民间组织平台来宣传政府的方针和政策,校验其可行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科技社团和政府的双赢。
(四)应更好地发挥科技社团在科技自主创新中的作用
科技社团在科学普及、科技咨询、智力开发和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正发挥着日益重大的作用,成为我国科技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在目前的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成中往往只考虑行政机关、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即使提到中间组织也未将科技社团包含在内,这与我国科技社团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其生机和活力的发挥受到遏制有关,也与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科技社团在加强自主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足够了解不无关系。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应该对科技团体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
加强自主创新,创建国家创新体系必须建立同行认可和社团认可两个价值体系和相应机制。有了同行认可可以让科技工作者获得学术价值,有了社团认可可以使这种价值在社会、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的范围内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要从科技大国发展成科技强国,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不仅要有一批国际公认的学术大师,还必须有一批世界一流、被国际科技界公认的学术团体。
参考书目:
1.《中国民间组织的兴起与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的转型》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郁建兴 吴宇,2003;
2.《政治特性、效率误区与发展空间》,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徐湘林
3.《管理世界》2002第8期,《中国NGO的发展分析》,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名 贾西津;
4.盛红生 贺兵 《当代国际关系中的“第三者”》——非政府组织问题研究,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4
上一篇:中国低碳经济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思路
下一篇:科技信用的国内研究现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