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在当今的学生中占有很大比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承载这些问题的主体是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又面临一个新的课题。从在校表现来看,留守学生的整体状况令人担忧。留守学生是社会、学校中规模较大的群体,更是弱势群体,他们存在的问题社会特别关注,各个学校也是积极探索。
【关键词】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及管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城市化建设进程日益推进,对人才资源需求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流动规模也急剧加大。由此催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目前各级政府对外出务工人员给予了多方关怀,农民工打工的环境也越来越好,使得农村留守儿童的群体规模也越来越大,在当今的学生中占有很大比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承载这些问题的主体是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又面临一个新的课题。我对农村留守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了解研究并初步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
1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据我的调查,农村劳务输出呈逐年上升趋势。从在校表现来看,留守学生的整体状况令人担忧。
1.1 学习较差。一方面,由于打工父母对子女总的期望不高。调查发现,部分农民工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加之现实社会就业形势严峻,潜意识里他们认为自己作为农村的孩子学业有成的几率不高,将孩子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上,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今后随便学个什么职业上;另一方面,监护人对留守学生学习过问太少。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留守儿童与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等祖辈生活在一起,这些老人普遍年龄较大,身体素质较差,文化程度也较低,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就更无从说教育管理,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时间上、精力上也无法做到关爱孩子的学习。
1.2 性格缺陷。由于外出务工的父母在外奔波,常常是一年半载回家一次,最多也就是待上那么几天,与孩子的沟通教育较少,对孩子的成长缺少足够的关怀和教育,长期与父母分离,让留守儿童的性格要么变得内向、自卑、孤僻;要么就是没有约束,任凭个性发展。
1.3 亲情缺失。亲情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失亲情的安慰与关怀;人际交往能力较差,个性孤僻,缺乏安全感。同时,通过我调查和座谈了解,大多数儿童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个人安全的忧虑,不希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但面对现实生活的情况,他们又是无能为力(父母不打工,家里就没有经济来源),且年龄越大的孩子,越表现出对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的渴求。特别是女生,她们到了五六年级,身体的发育渐趋成熟,生理上的很多知识不好意思问其他人,就希望得到妈妈的帮助。这时母亲恰好又不在身边,所以她们对生活的满意度逐渐降低。
1.4 心里障碍。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对自身的变化,对学习的压力,对人际的交往等方面都有独特的理解和认识,也产生了许多烦恼与冲突。这时,他们需要畅通的倾诉渠道,更需要正确的引导,父母就会是他们最信任的人了。但由于父母远离,他们就缺少了这种起码的交流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常引发各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缺少自信、悲观消极……一旦形成畸形心理,进行矫正就比较艰难。
1.5 行为偏差。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少年儿童,其行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较弱。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的关系特殊。这种隔代管理,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同态度。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存在行为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