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振汕 时间:2014-05-28
产品的需求数量,快速补货,改变低效率的运作情况,同时提高库存管理的能力,降低库存平均水平。最终降低库存成本。
  
  2.4 配送分销环节
  在配送分销环节中,利用RFID技术可以加快配送速度,提高配送过程准确率,降低配送成本。配送中心利用RFID技术,能够缩短配送作业流程、改善配送作业质量、节省人力成本。由于在流程中捕获数据,信息的传送更加迅速准确,管理也更加透明化。由于入库、盘点、补货的准确性的提高,改善了整个供货配送的效率。
  如果到达配送(分销)中心的所有产品都贴有RFID标签,在货物的发运与接收过程中,就能够自动处理装货与卸货、自动换装、自动生成准确的电子配货清单,从而减少人力需求,使处理速度更快;在货物的存储与配送过程中,自动搬运、分拣与包装货物,增加仓库物流和货物存放准确性,减少时间浪费,提高订单完成率,并支持最后一分钟订货,改善送货容器的利用率。
  
  2.5 运输环节
  在运输环节中,企业可以通过RFID技术随时了解供应链中的某些特定产品的状态。在直接转装运作过程中使用RFID能实现自动送货处理,提高装载准确性,减少产品转移,提高核查点效率,提高运输安全性,并改善运输资产利用率。使交付周转速度更快。
  由于人工数据采集工作只有在停止当前业务流程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这样不但会影响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并且限制了运输过程中业务的处理速度。使用RFID技术能够对高速移动的远距离目标进行非接触自动识别,并且还可以追踪产品的“生存状态”,提供更完备的过程资料记录。“电子标签可以嵌入到产品装运设施中,以便在货物从仓库运往商店上架的途中监视温度、震动腐坏和其他因素的变化。这样企业就能够及时掌握在途产品的情况和实时跟踪运输工具”。
  
  2.6 零售环节
  在零售环节中,RFID技术主要用于单个产品,在每一个产品上以RFID标签取代条形码标签,每一个RFID标签上用产品编号加上序号来识别每一个产品,利用这个方式进行盘点、收货以及零售点的付款台作业。由于每一个产品具有唯一的RFID标签,可将所有产品以最小单位进行管理,对货架上的产品促销、防窃、顾客行为分析等也可以按照单个产品来进行管理。通过RFID技术对单个产品的管理,可以实时监控供应链中的物品运送情况,同时提高运营效率与商店的效率,而有效的供应链运营又可以确保消费者在准备进行购买时商品能够及时到货。当产品实现RFID标签化以后,开架销售可以提高产品的销售额。
  RFID在零售领域所产生的可见性的潜在收益还包括:减少库存量,降低人力成本和提高销售额。通过使用RFID技术可以消除由于脱销而导致的销售额损失;提高商店收货、处理、补货以及销售点效率,加快退货处理的速度:在商店收货时可以快速通知销售现场所需的数量;通过在销售现场以及仓库存放商品的情况,即时地满足客户需求:快速、准确地进行库存核算;及时监控整个环节中的装置、纸箱以及货盘;在检查点立即识别异常情况;及时进行补货;杜绝缺陷商品与仿冒商品;改进零售商的运营方式,对产品的生存周期进行控制;在销售终端自动扫描、自动统计和自动收费。
  
  2.7 售后服务环节
  在售后服务环节中,企业为了提高产品信誉以及售后服务质量,可通过RFID技术与管理信息来建立用户信息和产品售后维修档案。“通过产品维修点反馈产品售后维修记录,建立售后维修跟踪记录,监督产品维修点和建立产品的售后产品质量,记录统计维修原因,以便企业能够进一步提高产品售后维修服务”。从记录的维修原因中,能够及时发现是零部件的原因还是装配的原因,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相关部门,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此外,还可以通过客户的反馈意见,及时了解零部件产品质量,帮助企业择优选择最好的供应商。
  
  3、结束语
  
  虽然RFID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具有巨大的优势,但这尚属应用初期,成本是一个大问题,特别是对于低价物品来说标签的成本更是关键。当然,随着RFID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标签大规模生产,RFID标签会逐步得到推广。另外。RFID标准和协议的不统一,使得不同厂商生产的标签不互相兼容,同一台读写器不能识别不同厂家生产的标签,也导致RFID未能得到普及。
  
  参考文献:
  [1]宁焕生,RFID重大工程与国家物联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90—191.
  [2]朱晓荣,齐丽娜,孙君,等,物联网与泛在通信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276—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