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资金使用管理的现状及风险控制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6-01
3.1建立财务结算中心,实施资金的集中管理以积极规避财务风险。
建立结算中心制度,严格控制多头开户和资金账外循环,保证资金管理的集中统一。企业通过建立财务结算中心,实现内部资金的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和有效监控。结算中心一个部门对银行,下属单位统一在结算中心开设结算账户,充分发挥结算中心汇集内部资金的"蓄水池"作用,并使下属单位资金的出入处于集团的严密监管之下。资金集中统一管理是集团化集中管理中的最重要的一条主线。监控住了资金,也就控制住了企业的财务,也就控制住了企业的大局,也就基本防范了大的财务风险。
3.2加强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积极化解财务风险。
企业要“从管理挖潜力、向管理要效益”,改变粗放经营的局面,建立和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特别是投资管理、担保管理、财务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等制度,堵塞管理漏洞,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和不良资产比率,降低资金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同时风险控制应抓住重点,在找出风险的基础上,要分析出哪些是主要风险,并把其作为主要矛盾予以确定。风险管理原则应先控制再消除,找出主要财务风险后,首先要控制风险的扩大,遏制损失的增加,然后再研究化解和消除风险的措施。
3.3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加强现金流量分析预测,保证资金的有序流动。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为资金管理的全面预算和及时结算提供了可能,从而使资金的集中管理成为可行。企业应将预算范围应由过去单一的经营资金计划扩大到生产经营、基建、投资等全面资金预算,审批流程应采取逐级编报、逐级审批、滚动管理的办法,预算一经确定,即成为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经营的法定依据,不得随意更改。同时加强现金流量分析预测,严格控制事前、事中资金支出,保证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树立"钱流到哪里,管理就紧跟到哪里"的观念,将现金流量管理贯穿于资金管理的各个环节,高度重视企业的支付风险和资产的流动性风险。严把现金流量的出入关口,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进行严格管理。
4.结语
总之,在目前企业集团纷纷重新定位发展战略和战略目标、重新梳理构建新的管理机制的新形势下,资金管理工作也必须要随之变革,创新资金管理的理念、方式、方法,实现优化企业资金结构,拓宽筹资渠道,盘活沉淀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乔占斌.企业货币资金管理的漏洞[J].财会月刊,2002(1)
[2]武晓虹.论企业资金管理与风险防范[J].商场现代化,2010(11)
[3]范晓蓉.关于企业加强流动资金管理的理论思考[J].会计之友(中),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