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管理中的心理疏导与情感交流初探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蔚文学 时间:2014-06-01
  第二,有迂回心理接触的技巧,赢得教师的理解与信任。
  谈心是思想工作的传统模式,原本没有较多思想沟通的双方可能对正式的谈心有心理障碍。很难潜心入境,缺乏真诚,双方感情投入慢、少,甚至有人会产生抵触情绪。这就要求校长学会利用迂回方法与教师进行心理接触来达到目的。
  迂回接触方法的最好形式是暗示。在工作中,校长要在教职工心目中形成非权力影响力,即让他们了解你的学识,在工作上肯定你,在情感上接受你,感觉到你对角色有适应,感觉到你对工作真诚投入而值得信赖、尊重。当他们自觉创造舆论时,就说明你在他面前的客观行为已经引起心理共鸣,谈心的条件便成熟了,这才可能进一步有更深的心理接触,互通思想,赢得理解与支持。
  校长运用迂回心理接触教职员工。要能灵活地利用交叉的多向的信息传递渠道,间接表达对教师专业素质、工作能力的信任,以及对其优点、特长的赞赏。切不可在他们面前任意诋毁别人,同时还要相信同事不会做出任何可能损害自己威信和利益的事情。这是一种工作策略,也是一种素质。
  
  四、在心理疏导与情感交流中的角色互换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独特的自我和精神世界。学校的管理应加强心理疏导、情感交流与其他方法并用,讲究心理疏导与情感交流的管理方法。保证学校团体的心理相容,要正确用权,使群众与领导者心理相容。
  校长要树立自身的权威,首先要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的思想。服务的思想是领导者获得被领导者信任与支持的主要源泉之一,是领导者增强影响力的催化剂。在服务过程中,校长要用自己的思想品德、工作作风、人格修养等方面的优良品质感化教职工,以获得实现领导的可能。要能通过心理疏导与情感交流与教职工心理相容,顺利合作
  其次,校长通过给教职工做心理辅导报告和对班主任的心理辅导培训,引导教职工学会换位思考,自我调节,自我减压。使教职员工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以积极的状态工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发展。
  再次,校长要能通过心理疏导与情感交流成为学校管理创新的主体。学校管理创新的关键是学校的校长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有办好学校的使命感和奋发进取的价值取向。尤其是全新的课程改革管理。如果校长没有改变现有学校面貌的迫切愿望,促使学校以及自己在管理领域取得更大业绩的使命感,他就不可能有创新意识。
  最后,校长要能通过心理疏导与情感交流积极发现和支持中层干部和教职员工。根据学校情况建立合理化建议制度,有效地发挥他们的管理才能,使学校有一个生动活泼的管理机制,达到绩效最大化。
  结语: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积极性是跟动机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们不仅有物质需要,而且还有精神需要。而教师更需要的是成就感,更需要沟通,更需要自由和宽松的工作环境,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受人尊重。因此,关注教师的需求既是为了维护教师利益,调动教师积极性,也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关键所在。
  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为此,学校的管理者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在管理教职员工的过程中如果能很好的利用心里疏导与情感交流的手段,与教职员工情感上产生互动,学校才能真正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岩,领导心理学[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10月版。
  2.江月孙、赵敏,学校管理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版。
  3.孙韩涛,教育行政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版。
  4.王松,当代管理学基础[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