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学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刍议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盛 时间:2014-01-12
       3.2 教材的处理
  “秘书学作为研究秘书与秘书工作规律的一门科学,始终离不开一个‘人’字。秘书工作的主题是‘人’,工作对象依然是‘人’,工作中主要的资源还是‘人’。”这就要求我们在秘书学教学中树立和发扬“以人为本”的学术精神,对教材中的秘书史、秘书理论、秘书业务、秘书技术等进行人文处理,把握其人文内容。
  3.2.1 学史启智
  我们知道,秘书史主要研究秘书活动起源、形成和发展演变的过程,主要任务:一是描述秘书活动的演进过程;二是总结秘书活动的历史经验;三是探讨秘书活动的发展规律。秘书史的教学应突出以下六个内容:(1)中国秘书史,即综合探究中国秘书活动起源、形成和发展演变的过程;(2)外国秘书史,即综合探究外国秘书活动起源、形成和发展演变的过程;(3)国别秘书史,即探究某一国家或地区秘书活动发展演变的过程;(4)断代秘书史,即探究某一朝代或某一历史阶段秘书活动发展演变的过程;(5)专题秘书史,即专门探究某项秘书活动发展演变的过程;(6)秘书思想史,即探究历史上不同阶级、阶层和人物关于秘书活动的理论和主张。在教学中要突出历史与国情现实相结合,突出鉴古明今、鉴往知来的特征,引导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启智。
  3.2.2 学理论通逻辑
  秘书理论是泛指关于秘书现象、秘书活动和秘书学自身的理性熟悉成果。基本职能有三个方面:一是描述;二是预言;三是解释。秘书理论教学应突出如下内容:(1)基础秘书理论,即探究秘书学自身的理论,如秘书学的学科对象、逻辑起点、知识体系、相关学科、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和历史演进等。(2)应用秘书理论,即探究秘书活动及其构成要素的理论,如秘书活动的性质和特点,秘书活动的职能和效率,以及秘书活动的主体、秘书活动的对象、秘书活动的空间和秘书活动的媒介等。此外,还有行业或部门的秘书活动。(3)交叉秘书理论,即探究秘书学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边缘学科的理论。通过理论学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2.3 学业务夯实力
  秘书业务是指秘书人员或秘书部门的专业工作。主要内容有:(1)文字工作,即文稿的撰拟和审核工作;(2)文书工作,即文书的制发、传递、办理和保管工作;(3)信息工作,即信息的收集、加工、提供、存贮和检索工作;(4)协调工作,即组织之间、工作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整与改善工作;(5)督查工作,即对重大决策、中心工作、重要行动和领导交办事项的督促检查工作;(6)信访工作,即人民群众的来信处理和来访接待工作;(7)提案工作,即对人大、政协、职代会等所提意见、建议、批评、提案和议案的办理工作;(8)会议工作,即对会议和会谈的预备、组织和善后工作;(9)接待工作,即对客人的迎送、招待和服务工作;(10)值班工作,即在值班室固定或轮流担任工作;(11)保密工作,即保守和保护秘密,使之不泄露的工作;(12)其他工作,即领导临时交办或突发性工作。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这些专业素质。
  3.2.4 学技术会操作
  秘书技术是指秘书人员用于处理事务的方法、手段和技能。它与秘书业务相比,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和动态性,其功能主要是培养秘书的操作能力。秘书技术应包括如下内容:(1)秘书方法,即秘书人员或秘书部门处理事务工作所运用的方式、程序、途径和技巧;(2)秘书办公场所,即秘书人员按照一定的制度,并借助一定的手段处理公务的处所;(3)秘书办公手段,即秘书人员为达到某种办公目的而采用的办公设备、操作技术和操作程序等;(4)公关艺术,即秘书人员为达到“内求团结、外求发展”而采用的一系列的公关措施、方法和技巧。要鼓励学生通过学习实践,掌握秘书的操作能力。
  3.3 《秘书学》的教法
  我们知道,本课程实践性较强,教学中要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学策略,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3.3.1 课堂讲授
  课堂教学中除了对基础知识的讲解外,还采用案例分析法、模拟情境法、启发讨论法等多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运用案例分析法,在课程教学中客观地描述或介绍一些知识性、拟真性较强的特定工作案例,通过教师对案例的讲析和学生对案例的思考、讨论、演示,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2 实践教学
  通过实践性教学突出《秘书学》课程特色。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共同指向秘书职业能力形成;课内实训与课外实习相结合,共同指向秘书职业能力提高;校企结合,通过顶岗实习,共同指向秘书职业能力拓展和巩固;专业教学和学生管理相结合,共同指向秘书职业综合素质升华。通过这些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让学生真正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并在实际工作中出色地完成任务。
  3.3.3 教学手段技术化
  第一,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实施教学,如多媒体教学、录像观摩等,打破师生之间单一的“传授——接受”模式,实现了高度开发的师生互动模式;教学形式实现图、文、声、像并茂。扩大课堂信息量,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购置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如会议管理和公文写作软件等,运用软件虚拟现实的技术,虚拟项目、虚拟情境、虚拟工作过程,通过这些虚拟的仿真环境,架起“学”与“做”的桥梁,实现所学知识、技能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参考文献]
  [1]司徒允昌.秘书学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王熙梅,王景清主编.现代秘书学通论[M].北京:海洋出版社.
  [3]钱祺喻,刘开文.企业秘书学[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4]徐忠献.秘书学中的人本思想[J].嘉兴学院学报,2004(5).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