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乡村旅游三维空间架构产品开发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1-05
以“民俗村”、“古村”为代表的鲁中乡村,即济南、潍坊、淄博、泰安一带,历来是山东政治、经济、文化腹地,自古四民有常业,六礼有常仪,岁时有常节,衣食住行有常制,其民俗传承对周围各地影响深远,可以作为山东传统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生活和现代生态科技农业的代表。从资源维度看,鲁中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以景区资源依托为主。例如济南南部山区有红叶谷、“三川”景区;章丘市有典型的北方聚落朱家峪;泰安有五岳之首泰山;淄博有蒲松龄故里和以聊斋文化为特色的古村落蒲家庄;潍坊杨家埠和石家庄是中国最早开发的以传统民俗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专业村。其次以农业产业依托为资源。以潍坊寿光的高科技农业为代表,带动现代高科技农业博览园等生态农业型乡村旅游产品,以及乡村特色经济村等产品的开发。从市场维度分析,首先服务于当地居民市场,在景区带动下开发乡村旅游专项产品,如依托济南南部山区景区的乡村餐饮。其次服务于部分国际市场。泰山是历代皇帝封禅之地,也是百姓朝山拜神之所,是研究民间信仰的一座活的“标本库”,也是开发乡村旅游资源的一个热点。在泰山脚下的乡村,可以在泰山文化映射下,结合村庄开发有泰山民俗文化的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国际游客。同样,潍坊的国际风筝节可以为乡村旅游带来小部分国际游客。
(三)沂蒙山区乡村旅游产品
以鲁南临沂、莱芜、枣庄的“山村”为代表。它既具有山地特色,又较多地保留着传统的民俗事项,以及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所形成的红色精神。从资源维度看,可依托自然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乡村旅游产品。这片区域山、林、木等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堪称山东的“天然氧吧”。可采取“资源+ 村庄”的模式,由当地农民参与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形成有特色的“沂蒙人家”、“山里人家”、毛宅等“齐鲁山村”、“红色山村”和“红色民俗村”等乡村品牌。从市场维度看,鲁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在旅游开发意识和旅游建设方面落后于胶东半岛地区,但是资源优势为其客源市场的开发带来了良好口碑,因此乡村旅游产品以服务于当地居民市场和省内游客市场为主,继续打造天然氧吧的“齐鲁山村”品牌。同时,在特定时期内“沂蒙人家”品牌可以服务于相当一部分国内旅游市场。
(四)孔孟之乡与运河风情乡村旅游产品
即济宁、菏泽、聊城、枣庄的乡村旅游产品组合,形成儒家民俗村和“湖村”、“船屋”为代表的运河民俗村品牌。从资源维度看,以景区依托为主,其中济宁曲阜的“三孔”、邹城为孟子故里,孔府的家族亲族俗制、祖神祭祀、婚礼丧礼、年节习俗、衣食住行都可以作为大家望族习俗的典型,结合孔子、孟子故里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同时该区域作为山东的运河沿线,特别是微山湖、东平湖一带,由于运河文化和湖船生活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湖村”和“船屋”生活景观和习俗,成为一种极具北方特色的湖区乡村生活,可以结合运河古镇开发古镇型乡村旅游产品。从市场维度分析,首先是服务于省内和国内大众游客市场。这一区域的乡村旅游产品可以分享其文化旅游的市场份额,作为儒家文化旅游的辅助产品。同时,界于南北方之间的运河风情,也开拓了相当的国内游客市场。其次服务于国际市场。孔氏、孟氏的家族习俗不仅影响当地,而且远及国内外,并且具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开发了该区域乡村旅游的国际市场。
(五)平原风情与黄河文化乡村旅游产品
即东营、滨州、德州的鲁西、鲁北“平原村”,该区域为黄河冲积平原,典型的鲁北平原、大田农业生产以及与黄河流域文化有关的生活民俗。从资源维度看,依托于民俗文化资源为主进行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如筑堤防汛的民俗、黄河航运的民俗、渡口渡船的民俗、黄河水神信仰的民俗、滩区的台房村落、滩地的耕作习俗、民间工艺等等,利用民俗开发黄河民俗村旅游品牌。从市场维度看,以服务省内发达的城市市场为主,如济南、青岛、烟台等游客为主。并且在乡村旅游产品类型上与这些发达地区的产品形成互补,可在一定程度上吸引省内其他城市的游客。
四、结论
尽管目前山东的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应该看到其蕴含的丰富乡村旅游资源以及巨大的市场潜力,只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乡村旅游必定会占据山东旅游市场一席之地,必定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给广大农村带来全新面貌。
参考文献:
[1]邱继勤.国外旅游小企业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8,(5):86-92.
[2]王琼英.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报,2006,(1):115-120.
[3]宋振春.当代中国旅游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95.
[4]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139-142.
[5]张薇,齐子鹏.对当前我国旅游景区投资体制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经济分析[J].旅游学刊,1999,(5)∶20-24.
下一篇:国内民俗旅游市场细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