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的旅游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洪梅香 时间:2014-01-05
摘要:通过分析中国旅游行业人才培养现状,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从培养条件、培养实施过程、培养效果三个指标体系出发,构建旅游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于实际,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为中国旅游人才培养质量的测度提供科学的方法。 
  关键词:旅游;人才培养;AHP;评价体系 
   
  一、背景和意义 
  中国旅游人才数量不足、层次不高。以山东省为例,2008年在省城旅游业从业人员6万余人中,旅游专业毕业的仅占40%,本科以上学历的仅占15%。旅游业的持续升温、快速发展与旅游专业人才的短缺矛盾十分突出。 
  中国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依赖于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专业化旅游院校的缺位,良莠不齐的教学质量,是导致目前旅游市场供求矛盾复杂化的主要原因。作为旅游院校(系)来说,对人才的培养和企业的需求相脱节,二者之间缺乏有效的兼容,旅游院校(系)传授给学生的主要是知识,而不是技能和素质,这使得很多学生毕业后“无用武之地”。 
  如何保证高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各校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对高等学校旅游人才培养的评价是一个综合的、多因素的复杂问题,大多数的因素都是定性的描述。建立客观的旅游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使定性问题定量化,对高校旅游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能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本文在近年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旅游人才培养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以期建立一个较为完整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此来评价高校旅游人才培养的质量的高低,并找出影响人才质量的关键因素,不断推进中国旅游人才高素质化的进程。 
  二、 AHP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理 
  1.建立层次分析结构图。AHP方法的第一步是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在本评价体系中,首先以影响旅游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建立层次结构图。建立此结构图的关键是理清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找出哪些是上一级的,哪些是从属的。这是建立层次结构模型的关键。 
  2.构造判断矩阵。根据层次结构图中的隶属关系,构造判断矩阵。设某层有n个因素,要比较它们对上一层某指标的影响程度,确定在该层中相对于某一指标所占的比重。即把n个因素对上层某一指标的影响程度排序。此比较是在两因素之间进行的比较,比较时采用标度法。 
  三、旅游人才培养质量AHP综合评价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根据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所属的类型,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由此形成旅游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的层次结构图。在本指标体系的设计中,根据应用性、简明性、全面性、可比性原则,同时借鉴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经验,从培养条件、培养实施过程、培养效果三个方面来构建高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该体系分为目标层、一级指标层、二级指标层、三级指标四个等级:(1)目标层。本体系中的最高层次,也称为理想结果层,用来描述评价的目的。本评价体系以旅游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2)一级指标层。对目标层的具体描述和扩展,主要为评价指标和影响评价的因素。本评价体系中,由培养条件、培养实施过程、培养结果作为一级指标层。(3)二级指标层。对一级指标层的细化。(4)三级指标层。对二级指标层中所述各因素的进一步具体化。 
  2.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权重是以某种数量形式对比,权衡被评价事物总体中诸因素相对重要程度的量值,确定指标权重是AHP方法中的重要步骤。其确定过程包括两个内容:(1)构造各层判断矩阵。首先,把处于同一层次上的各因素,按其优良程度或重要程度划分为若干等级,赋以定量值,一般采用前述标度法表示。其次,构造判断矩阵。对某一层次的因素,可以建立一个判断矩阵,矩阵中的数值表示甲因素对乙因素的重要程度的赋值。(2)确定层次权重。(3)确定组合权重。组合权重是计算底层指标相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的权重。这一计算过程是从最高层次到最低层逐层进行的。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