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京津休闲旅游带建设与推进秦皇岛旅游业发展探讨
(二)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使海滨旅游可持续发展
首先,旅游热点应控制游人数量,尤其是海滨浴场。滨海旅游环保工作应突出“防胜治,防先于治”的管理思想,使滨海旅游环保工作贯穿旅游规划、开发、发展和巩固等各个阶段。在旅游项目开发建设中,要防止开发商为眼前利益只开发不保护现象的出现。其次,加强滨海旅游地区的立法和执法力度,健全滨海旅游环保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再者,通过媒体的宣传、教育、普及,使游客及居民的海滨旅游环保意识得到提高,加强旅游相关部门人员环境保护、滨海旅游生态相关知识的培训,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观,实现主客参与管理。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解决旅游交通问题。首先,在交通方式上,应协调铁路部门,完善旅客列车的停泊、维修设施,争取有更多的列车由秦皇岛始发终到,在旺季时增加暑期临时旅游列车,增加旅游旺季临时售票窗口,解决买票难问题,改变秦皇岛进得来出不去的局面。其次,完善市区到黄金海岸、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等主要景区间汽车班线交通并逐步实现公交化运营。使游客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顺畅的到达他们想去的景区,从而总体上增加留住秦皇岛的时间。再次,乘船旅游是滨海旅游的一项特色,要在港口建设的同时,加快游船的更新改造,配备现代化的导航通信设备和游乐设施。最后,加强停车场建设。随着自驾游比例上升,停车场供应能力严重不足的现象日益突出。对此,市中心商业区和各主要景区必须尽快完善停车场及进入通道建设,谋划建设大型立体停车场,满足游客停车需求。新建街区一定要规划建设好停车场。对大型建筑原规划的地下停车场要恢复规划功能,禁止改作他用。要对停车场的收费行为进行规范,由政府投入作为公共设施规划建设的停车场、公共机构门前用于办事车辆停泊的停车场原则上实行免费使用。
加强对废弃物处理设施设备和处理技术的研究,加强对滨海旅游地废物丢弃规律的研究,有针对性地设置废弃物处理设备。加快旅游专业商场、购物场所建设,发挥旅游购物对旅游经济的拉动作用。开发特色旅游商品种类,依托长城、港口、海滨、军事要塞等资源特色以及现有的特色食品、农产品,大力开发符合游客需求的旅游商品。
(四)强化城市形象宣传和旅游营销力度
首先,塑造鲜明的秦皇岛旅游目的地形象,以激发客源地旅行商销售的积极性和旅游者的向往热情;加强区域整合营销的力度,打造具有大范围知名度的旅游产品,全面提升中国长城海滨公园、生态休闲度假胜地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在央视一、四频道和重点门户网站加大对城市形象和北戴河、山海关等旅游品牌的宣传推介力度。
其次,认真研究客源市场构成,以“京津冀、环渤海、大东北地区”为重点,将月均收入中等的25-44岁男性游客列为重点营销对象,围绕休闲度假、观光旅游、康复疗养等不同市场群体创新促销方式,加大营销力度。同时,开拓中小城市市场,开发高端客户,着力提高旅游消费水平并延长滞留时间。
(五)加强区域旅游合作
推进区域合作,实现旅游资源的统一整合,是旅游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有效开拓市场、打造休闲旅游品牌、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旅游是一种无边界行为,休闲旅游资源价值的高低,除本身的资源特色外,还取决于它能否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形成点、线、面统一的旅游区域。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依照资源要素的市场特点,积极开展跨地域、跨行业、跨景区的合作。要改变画地为牢、无序发展的状况,统筹兼顾、联合促销,努力形成资源共享、产品互补、配置合理、区域分工明确的格局,提高休闲旅游产品的整体竞争力,实现环京津地区休闲旅游的“无障碍”化。
第二,在加快推进京津冀旅游一体化进程中,强化与京津休闲旅游同源异质的互补功能。因为同质化的资源需要差异化的产品,类同化的市场需要错位化的经营。既要积极与京津进行实质性合作,整体策划,互利共赢,更要在休闲旅游精品的设置上,扬长避短,打造产品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开发具有特色的主打项目,成为能够代表河北休闲旅游形象的标志性产品。
结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收入的提高和带薪假期的延长,休闲度假正在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势在必行。秦皇岛具有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的优越条件。秦皇岛在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方面要树立“生态休闲度假中心”的品牌形象,在旅游产品开发上,重点建立“生态-文化”休闲度假消费价值链。在营销策略上,结合实际情况分步开拓省内外休闲度假旅游客源市场。加强与京津、环渤海的合作交流,实现旅游资源、产品、市场、信息、客源和利益共享,提升秦市旅游核心竞争力,推动秦皇岛旅游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河北省.《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2008-2020
2.金媛媛.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9(4)
3.何小东.区域旅游合作主体的职能定位研究[J].旅游论坛,2009(3)
4.粟路军,柴晓敏.区域旅游协同发展及其模式与实现路径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报,2006(7)
5.梁明珠,张欣欣.泛珠三角旅游合作与资源整合模式探究[J].经济地理,2006(2)
6.鲁志强.滨海新区开发与京津地区整合[J].港口经济,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