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两年制旅游管理专业产学结合教育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1-05
2.以互利互补为原则,利用企业教育资源
在产学结合教育合作中,学校要发展教育和科研;企业需要学校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学生需要成材和就业。三者相互之间利益不同,却可以通过互补达到互利,在实现自身价值目标过程中为其他主体提供服务。充分尊重三者利益,是成功建立产学结合教育合作的关键所在。我们采取的具体实施有:
第一,充分利用企业的教育资源,安排旅游旺季实习。根据广州每年的旅游旺季(每年4月与10月的广交会召开期间、五一假期、十一假期),安排指导教师带二年级学生进行四次下企业实习。这种时间上的安排,深受企业欢迎,学生也能得到实践锻炼,受益匪浅。学校在不增加任何教育资源投入的情况下,实践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产生了“三赢”的效果。安排学生寒暑假顶岗实习。针对高职院校两年制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学时不足的天然缺陷,利用寒、暑假安排学生参加顶岗实习与社会实践,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认识职业岗位,通过企业实训和顶岗实习,在企业中承担具体的工作任务从而扩展专业知识、锻炼职业能力。
本专业先后与珠三角地区的14个旅游景点、旅行社和旅游咨询企业建立了稳定的、运行良好并有保障机制的校外教学实训基地。学生在学校期间利用节假日顶岗实习,学生毕业时,由企业和学生双向选择,决定是否聘用。协议明确规定三方的权利、义务,让三方各得其所,同时以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方式,规范主体行为,把产学结合教育人才培养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第二,学校与企业进行师资共享。通过校企人员互聘的方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实现师资共享,既有利于培养“双师型素质”师资,也满足了实践教学的需要。
学校每个学期都会聘请一定数量的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指导实训课程,同时定期邀请企业专家以知识讲座的方式,就当前旅游行业的最新发展情况及人才要求予以交流和讨论。
与此同时,学校也发挥了向企业提供各种服务的这一优势,如对企业的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为企业员工学历和业务进修给予大力支持;积极宣传企业文化以及企业形象;帮助企业做市场调研、信息咨询等。这种做法使学校解决了学生实习师资问题,企业则节约了员工的培训成本,形成了师资资源上的共享和优势互补。
3.要求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建设教学实践的多样化
近年来,为了加强本专业对毕业生的追踪调查,及时了解毕业生的工作状况及用人单位的评价反馈意见,认识到产学结合教育必须不断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以满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求职的需要。其关键在于强调本专业实用性和所学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适用性,无论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技能都应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实际应用为重点。为此,我们建设了教学实践的多样化形式,具体包括课堂实践、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三个方面。
第一,课堂实践。即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把主要的教学目标关注在学生是否有所收获的基础之上,将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如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任务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收集资料,然后进行课堂讨论、课堂演示、模拟工作场景。
第二,校内实践。组织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成立各种学习小组,以达到互帮互助的目的,如成立导游证考证班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在理论课程中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利用模拟导游实训室、旅游计调及营销软件实训室、旅行社店面实训室、语音多媒体机房、旅游交通实训室等主要实训手段实施各项实践操作。
第三,校外实践。主要采取顶岗实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毕业实习等方式进行,有力地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也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
4.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关键之处。高职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是“技能性强”,注重较强的动手能力,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首先必须具备较高水平的实践技能。因此,培养“双师型素质”教师是实施产学结合教育模式必不可少的条件与保障。在实践中,聘请与旅游管理相关单位中级以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管理及技术人员作为本专业的兼职教师,并邀请他们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制订。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地派出专业教师到旅游企业培训和管理第一线,不断更新知识,丰富实践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下一篇: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