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县发展梯田旅游的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何煜 时间:2014-01-05

摘要:庄浪县经过3O多年的艰苦奋斗,建成了百万亩梯田,创造了独特的人文生态景观,开发梯田旅游的潜力很大。文章从挖掘庄浪梯田农耕文化、塑造精品旅游景点、扩大宣传、提升庄浪梯田知名度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庄浪梯田旅游业的一些有益的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庄浪县梯田旅游

地处陇东的庄浪县,位于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气候温和,自然环境优美,地域特色明显,有北魏石窟云崖寺、关山天池朝那湫、唐代佛塔陈家洞等陇上名胜,旅游资源丰富。特别是在上世纪9O年代,勤劳朴实的庄浪人民,凭着卓越的毅力和非凡的智慧,经过30多年的艰辛努力,开展了以梯田建设为主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在广袤的黄土高原上,移动土方2.76亿立方,义务投工5670万个,付出了价值4.54亿元的劳动量,修成了百万亩梯田,铸造了一个“梯田王国”,形成了世界一绝的自然和人文生态景观,受到了国家部委和省、市各级党政组织的高度赞扬和表彰奖励。庄浪县1998年被水利部命名为第一个“中国梯田化模范县”。

庄浪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一层层梯田从山脚缠绕到山顶,漫山遍梁,绵延数百里,道道山梁,如巨龙腾飞,一年四季,阴晴雨雪,景观各异。春来,青翠点染,似层层绿浪从天泻,一条条蜿蜒延伸的田埂,曲折有韵,犹如在大师的画笔下隐隐而出,绘成变幻的弧线,渗透着图画的雕塑美和音乐的韵律美;夏至,禾苗成行,黛绿浓抹,麦浪滚滚,一日三时因天气阴晴变幻和云霞岚气的聚散,呈现出不同的神韵和情致;金秋,流光溢彩,是金黄和芬芳的丰收主题,道道山粱像座座金塔;隆冬,银装素裹,披着纷纷瑞雪的梯田变成一幅色彩分明的黑自版画,若环环白玉砌云端。近年来,庄浪县又在庙龙沟、榆林沟等十条流域建成了50余座骨干坝和淤地坝,坝库蓄水l000多万方,水质良好,灌溉便利,坝库周围沟台地可以发展育苗、花卉、温棚、药材、果品及农副产品加工,发展水产养殖等生态效益型农业,构成了一幅庄山浪水、北国江南的锦乡画卷,是垂钓、休闲、避暑、度假游的最佳地方,开发梯田观光旅游得天独厚。

庄浪虽然有很好的旅游资源,但由于文化氛围不浓厚,开发力度不强,景点特色不突出,宣传不到位,以梯田为主的旅游产业停步不前,一直以来深处大山人未知。今后,要大力开发以庄浪梯田为主的旅游产业,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大力挖掘梯田精神及其文化内涵。突出农耕文化主题。庄浪梯田是农耕文化与庄浪精神的完美体现。庄浪百万亩梯田是勤劳的庄浪人民以农业耕作为核心,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变自然恶劣生态为农业良性生态,在2011年第1O期/总第252期黄土高原上人工雕刻的一种独特的生态人文艺术景观,是庄浪人民为改变严酷的自然环境而创造的一大奇迹,科学而又实际。这一奇迹的创造不仅解决了吃饭生存问题,而且使生态环境得以更好保护,使自然生产要素与人的生存发展环境得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在长期的梯田化建设中,铸造的梯田精神,亦即庄浪精神,既是梯田景观和庄浪精神文化的完美结合,又是一部改天换地令世人震撼的艰苦创业史旷世无双。可以这样说,庄浪的梯田化工程,是一项影响深远的农耕文明学说,是一部浩如烟海的修筑梯田长城史,是一幅气象万千的田园画赋,是一尊匠心独运的大地雕塑,是一处泽被后世的教育基地,具有无可替代的研究保护和挖掘价值。深刻挖掘以庄浪精神为主的农耕文化,能使庄浪壮丽的梯田风光和当地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在游客心目中产生震撼,激起共鸣,感受到庄浪梯田农耕文化的神奇魅力,从而引起国内国际社会对庄浪人民创造的梯田农耕文化的广泛关注,达到吸纳国内国际资金,共同开发庄浪梯田农耕文化旅游的目的。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