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导游词创编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1-05
(3)表达口语化。在导游词的创作中要适应口语表达的特点,特别是在实际使用中要能根据游客群体、游览季节的不同,使用不同风格的导游词。注意多用日常语汇和浅显易懂的书面语汇,以便讲起来顺口,听起来轻松。强调导游口语化,不意味着忽视语言的规范化。编写导游词必须注意语言的品味。
(4)生动形象,富于趣味。通过在讲解中穿插趣味盎然的传说和民间故事,激起游客的兴趣。讲究语言艺术,用词丰富多变。必须做到幽默风趣,这是导游词艺术性的重要体现,可使气氛轻松活跃,调动游客情绪。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随机应变,临场发挥,充分体现导游技巧。
(5)重点突出。 每个景点都有代表性的景观,每个景观又都从不同角度反映出它的特色内容。导游词必须在照顾全面的情况下突出重点。面面俱到,没有重点的导游词是不成功的。
(6)针对性强。导游词必须因人而异、因时而变,要根据不同的游客以及当时的情境灵活使用。切忌不顾游客千差万别,导游词千篇一律的现象,应在编写导游词时充分考虑到面对的游客群体,做到有的放矢。
2.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一篇优秀的导游词往往综合了多个学科门类,会用到自然科学知识,如地质成因、动植物学知识等;还会用到社会科学知识,如宗教常识、哲学美学知识、诗辞歌赋、中外文学等;另外,建筑、园林、书法、绘画等,都经常会涉及到。多角度多层面对景点加以叙述,让游客对景观有全方位的认识。
因此,要想创作出高水平的导游词,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艺术修养。在平时要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各门类文化知识,博览群书,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本地及邻近省、市、地区的旅游景点、风土人情、历史典故、民间传说等了如指掌。文化素养、艺术修养的提高,不仅能使导游员的人格更加完善,导游技能更加娴熟,还可以使导游词创作的品位层次大大提高。
3.勤看多写,不断进步
要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鼓励他们用导游的眼光观察自己看到的事物和景物,及时用文字写下来,用导游的方式表达出来。给学生提供优秀的导游词范文,分析其长处,鼓励学生进行仿写,但要让学生明白借鉴与创新的关系,只会模仿的人只是工匠,永远也成不了艺术家。要通过汲取别人的优点,不断丰富自己,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4.以练促写,形成能力
导游词是导游讲解的工具,在导游词创作基本成型后,还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将其真正转化为导游讲解能力。可以安排学生在家中进行对镜练习,锻炼肢体和表情语言能力;可以利用录音机录制自己的练习过程,反复播放,一方面可以纠正自己的发音,另一方面还可以发现导游词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改完善;还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公开表演,一方面集思广益,通过互评发现优点和不足,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心理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此外,还应该为学生积极创造条件,通过进入旅游景点实地教学,为市民义务讲解等方式对学生的导游词进行实战检验,经过在社会上的实践,最终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并为社会接受的精品。
导游词是导游讲解的基础,它体现了导游人员的综合素养,导游词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导游讲解的效果。我们要在日常教学中足够重视并加强引导,使学生尽快掌握导游词写作的基本要求,努力创作出内容丰富、引人入胜的优秀导游词,不断提高导游水平,早日具备导游职业能力。